王茂斌長篇小說《山村的跋涉者》第一章21 龍山灑淚 周發(fā)重起
在抗戰(zhàn)的烽火歲月里,春生、周發(fā)和游擊隊長石豆一同投身革命,成為并肩作戰(zhàn)的親密戰(zhàn)友。那時,他們穿梭在槍林彈雨中,心中只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仨人相互扶持,彼此照應,無數次在生死邊緣徘徊,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春生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干,解放后成為了一個鄉(xiāng)的鄉(xiāng)黨委書記。他積極響應上級政策,深入群眾,致力于推動鄉(xiāng)村經濟發(fā)展,帶領村民們開展各種生產活動,各村在他的帶領下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然而,1966年,一場席卷全國的“文化大革命”打破了原有的平靜?;靵y的浪潮很快波及到了他們所在的地區(qū),各種“打倒走資派”的口號甚囂塵上,許多干部被無端批判。春生、周發(fā)和石縣長也未能幸免,他們被污蔑為“走資派”,成為被打倒的對象。一夜之間,春生從鄉(xiāng)黨委書記的崗位上被撤職,曾經的權力與榮耀瞬間化為烏有,他被迫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
在1968年這個特殊的年份,“文革”風暴愈演愈烈,局勢愈發(fā)緊張。紅衛(wèi)兵四處揪斗所謂的“走資派”,到處搶班奪權,社會秩序一片混亂。黃龍山周圍突然出現了幾個形跡可疑的人,似乎在四處搜尋著什么。春生敏銳地察覺到了危險。他深知石縣長如今處境危險,一旦被發(fā)現,后果不堪設想。于是,春生趕忙找到石縣長,兩人緊急商量對策。
“老石,情況不妙啊,那些人估計是沖著你來的,咱們不能再在這兒待下去了?!贝荷欀碱^,神色焦急地說道。
石縣長沉重地點點頭,眼神中透露出無奈與疲憊:“唉,沒想到事情會發(fā)展到這一步,只是連累你了,春生。”
“說什么呢老石,咱們是過命的兄弟,這種時候我怎么可能拋下你?!贝荷牧伺氖h長的肩膀,堅定地說,“咱們再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躲,等風頭過去了再說?!?br>
兩人決定暫時離開黃龍洞,去別處藏身。臨行前的一個漆黑夜晚,春生陪著石縣長來到周發(fā)家告別。周發(fā)一家這段時間一直悉心照料著石縣長,他們的善良和熱情讓石縣長感受到了溫暖。石縣長走進屋子,看著熟悉的一切,心中滿是不舍。他一手拉住坐在床上周發(fā)的手,一手拉住蓉蓉的手,眼中噙滿了淚水:“謝謝你們一家這幾個月對我的照顧,這份恩情,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周發(fā)看著石縣長,眼眶唰地一下就紅了。他是個老實巴交的人,不會說什么漂亮話,嘴唇哆嗦著,好半天才斷斷續(xù)續(xù)地擠出幾句:“老……老領導,您別這么說。您是為老百姓辦事的好官,我們……我們就該幫您。您路上……路上一定注意安全,千萬……千萬別出事,一定要活著回來啊!”
石縣長用力點了點頭,眼淚終于忍不住掉了下來。他別過臉,想擦去眼淚,臘梅已經遞過來一塊疊得整整齊齊的藍布手絹:“石縣長,您別難過。我們一家也忘不下您,等以后局勢好了,您一定要再回來看我們。”
就在這時,周生再也忍不住了,掙脫開蓉蓉的手,撲進了石縣長的懷里,小胳膊緊緊抱著他的腰:“伯伯,我舍不得你走。你走了,我想你了,該上哪兒找你???”
石縣長彎下腰,輕輕抱起周生。孩子的身體軟軟的,帶著一股淡淡的土味。他用下巴蹭了蹭周生的頭發(fā),哽咽著說:“生娃啊,乖。伯伯也舍不得你,等以后安全了,我一定回來找你,還帶你去縣城里的公園玩,好不好?”
周生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把臉埋在石縣長的懷里,肩膀一抽一抽地哭了起來。
時間不早了,春生在一旁輕輕提醒:“縣長,該走了?!?br>
石縣長把周生放回地上,又跟周發(fā)夫婦叮囑了幾句“別擔心”“照顧好自己”,才戀戀不舍地轉身。蓉蓉一家把他們送到院子外的大路上,看著兩人的身影漸漸消失在漆黑的夜里,站在寒風里久久沒有回去。
日子一天天過去,黃龍山腳下的村落漸漸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只是石縣長的消息,再也沒有傳來。周生每天吃過早飯,還是背著書包去上學,只是路上再也不會繞到黃龍洞附近——那里已經成了他心里不敢觸碰的地方,一想起曾經給石縣長送飯的情景,他就會忍不住紅了眼圈。
那時候,他總是提著臘梅準備好的飯籃,里面裝著熱乎乎的玉米粥和咸菜,有時候還有一個白面饃——那是家里省下來給他和石縣長的。石縣長總會摸著他的頭,把窩頭掰一半給他,還會教他認字,給他講縣城里的故事。那些畫面,像電影一樣,在他上學的路上反復播放。
放學回家后,周生也不閑著。他知道家里日子緊,爹的病還沒好利索,需要花錢抓藥,所以一有空就會去黃龍河里叉魚。有時候,他會把魚偷偷拿到村里的楊士德家去換工分——楊士德是生產隊的隊長,知道他家的難處,總會多給幾分;有時候,臘梅讓他用籃子挎著撿來的地屈蓮,隔三差五去香花鎮(zhèn)上賣。
香花鎮(zhèn)離村子有十幾里路,周生每次都要走一個多小時。鎮(zhèn)上人多眼雜,他總是小心翼翼地找個偏僻的角落,有人問價,就小聲回答。有時賣完了地屈蓮就拐到外爺家坐一會喝口水,惹得外爺一陣陣喝彩聲。
一次周生臨走時,外爺從一本舊書里找出一張發(fā)黃的紙交給他說″這是一個多年的好朋友捎來專治中風的秘方,方中的藥簡單,你們黃龍山上都能找到,回去挖些??讓你爹喝,藥渣用布包著敷胳膊和腿?!?br>
周生接過藥方,如獲之寶,急忙跑回家告訴娘和姐姐。
第二天,臘梅領著周生拿著镢頭和鏟子、筷子上山了。倆人在山上忙了一上午挖不少丹參,赤芍,野生當歸,還釆了不少防風,柴胡,紅花;在石頭縫里扒出黑褐色蝎子和蜈蚣,又在家里土坯墻根的土里扒出不少土元……
藥配齊了,家人天天煎藥讓周發(fā)喝。
就這樣,在一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周發(fā)的病慢慢有了好轉。一開始,他只能躺在床上,連翻身都需要人幫忙;后來,能在臘梅的攙扶下坐起來;又過了幾個月,竟然能慢慢下床沿床沿慢慢移動了。
那天,陽光格外暖和,周生放學回家,剛走到門口,就看見爹在院子里的柿子樹下一只胳膊架個拐杖,一只胳膊在娘的攙扶下慢慢挪步……
柿子樹上的葉子已經黃了,在太陽下閃著金色的光。
周生望著癱在床上兩年的爹爹競奇跡的走了,喜得兩眼流淚,急忙走上前扶住爹爹的胳膊說″爹,你真是個打日本鬼子的英雄"
周發(fā)望著半人高的兒子,嘴里含糊不清說:″打……打……打鬼子″

簡介 :王茂斌,1954年生,醫(yī)師,河南省鄧州市人,現居南陽市宛城。
1985年榮獲河南省原鄧縣《青年自學標兵》稱號,1997年獲得南陽市第六屆自然科學優(yōu)秀論文《叁等獎》,2022年榮獲《星光杯》全國詩歌大賽″優(yōu)秀獎"。
2024年榮獲《春光杯》中國散文網散文大賽”叁等獎”。
河南省鄧州市汲灘鎮(zhèn)河口村《王氏家譜》主編,河南省鄧州市王營王氏文化園發(fā)起人、組織人。現為河南詩詞學會會員,南陽詩詞學會會員,南陽市宛城區(qū)作家協會會員。
行醫(yī)五十年,自創(chuàng)一套獨特的專治男女不孕不育癥體系,患者遍及全國12個省市及國外地區(qū),《南陽晚報》《南陽日報》《河南科技報》《河南經濟報》河南《青年導報》《南陽電視臺》《河南電視臺》均報道。
可在百度或頭條找河南省南陽老中醫(yī)王茂斌,了解詳情!
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chuàng)作品,不準剽竊和抄襲,如發(fā)現剽竊和抄襲要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