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劉擎指出:心靈無處可歸,是現(xiàn)代人最大的精神危機。
而想要擺脫這種危機,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投入到你真正熱愛的事情中去。
翻開《吃酒喝茶看花去》這本書,我們能看到古人豐富多彩的生活。
煩悶無聊時,他們不會閉門苦思,而是走出去擁抱大千世界:
踏青、賞花、吃蟹、品茶、訪山、玩水、觀潮、看雪......這類事情數(shù)不勝數(shù)。
看完你就會知道,人生沒什么苦惱不可消解。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活得精彩無限。
1
焦慮時,愛好是安神的方
古人云:“人無癖,不可交?!?/p>
有愛好的人,身上都有一種氣定神閑的氣質(zhì)。
他們?yōu)槿说?,不疾不徐,碰到天大的事也能泰然處之?/p>
這是因為,愛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自足的世界,讓他們能免于被外界的風(fēng)雨驚擾。
《吃酒喝茶看花去》中不乏這樣的例子。
如鄭板橋愛竹。
他不僅在庭院里種滿竹子,日日欣賞其在四季晴雨的風(fēng)姿,更將竹子的精神融入了風(fēng)骨。
每至官場失意、心緒焦灼之時,他便坐在庭院中觀竹。
竹之挺拔,令人傾佩。
竹之高潔,令人神往。
有竹為友,不消一會兒,他所有的煩惱都會消散。
又如蘇軾愛吃。
被貶黃州時,他用人人看不上的賤豬肉,做出了鼎鼎有名的“東坡肉”;
被貶惠州時,他“日啖荔枝三百顆”,把清苦的日子品出了甜味;
在荒蕪破落的儋州,他又挖掘出了生蠔之鮮美。
一生三次跌落低谷,四處顛沛流離。
如果沒有對美食的熱愛,蘇軾又怎能撫平內(nèi)心不安,過上如詩的生活?
有句話說得好:“愛好是靈魂的養(yǎng)料。”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座精神花園。
什么都不愛的人,那里早已一片荒蕪,只剩煩惱。
可一旦你真的愛了點什么,哪怕只是沉浸地看一朵花、賞一場雨,世界就會開始不一樣。
2
悲傷時,山水是治愈的藥
難過的時候,我總會翻開《吃酒喝茶看花去》這本書,看看其中的《湖心亭看雪》。
人人皆知西湖雪景之美,卻很少有人知道作者在觀雪時的心境。
張岱寫下這篇文章,已是一個心碎之人。
他出生于萬歷年間的一個官宦世家,早年生活富裕,悠游自在。
后來卻經(jīng)歷了明朝滅亡、清軍入關(guān)的慘劇,他的心境早已變得十分悲涼。
為了躲避戰(zhàn)亂,張岱隱入山林,過起了清苦的日子。
在一個平常的冬日,詩人獨自乘舟來到西湖散心。
彼時大雪已連下三日,周圍一片沉寂。
就當(dāng)他置身于這片純凈天地之時,痛苦竟不知不覺地褪去了幾分。
在這永恒的蒼茫中,個人的苦難是多么渺小。
當(dāng)歷史興衰,個人榮辱全都被拋之腦后,一切便歸于平靜。
自此,西湖對于張岱來說,不只是一處好景,更成為了精神的避難所。
大自然的魔力,正在于此。
它從不評判,也從不多言,卻用一種無聲的姿態(tài)告訴你:
跳出來吧,生命如此廣闊。
面對巍峨山脈、淙淙流水,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那些掙扎和痛苦,都會變得微不足道。
個人的煩憂,也不過是天地一瞬。
有空的時候,到山水之間去。
忘卻了為何悲傷,你就能獲得真正的解脫。
3
疲憊時,煙火氣是續(xù)命的湯
老舍先生曾言:“生活是種律動,須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這變而不猛的曲折里?!?/p>
生活最好的滋味,就藏在一日三餐里。
翻開《吃酒喝茶看花去》,我們能看到古人的日常:
春天,采些剛冒頭的嫩筍,做成一家人都愛喝的鮮湯;
夏日,品一杯解暑的酸梅湯,在樹蔭下納涼;
待到秋天,把新收的桂花釀成蜜,點綴在糕點之上;
冬天則溫上幾杯熱酒,和友人開懷暢聊。
富貴人家,自然有珍饈美饌。
但即使是尋常百姓,也總能尋到些山間野味。
生命的豐盈,就藏在這一粥一飯的溫潤里。
看著食材翻滾,嗅著香氣彌漫,長舒一口氣,身心都輕松了不少。
現(xiàn)如今,我們的生活節(jié)奏飛快。
整日奔波在城市里,連吃飯都要加急。
久而久之,味蕾變得遲鈍,對生活的熱情也漸漸消退。
這時候,就要向古人學(xué)習(xí),學(xué)會善待自己的胃。
你不妨到菜市場里走一走,看看各色水靈靈的蔬菜,摸摸還帶著泥土芬芳的食材。
選幾樣心儀的生鮮,回到廚房,細(xì)細(xì)地切洗、翻炒、調(diào)味......
當(dāng)滾燙的食物暖透脾胃,心也就舒坦了。
飲下這碗這人間煙火熬成的濃湯,我們才有力氣和生活再交手。
4
孤獨時,讀書是通往解脫的路
人生在世,孤獨如影隨形。
為了排解這份愁緒,有人呼朋喚友,觥籌交錯;有人放縱自我,沉迷酒色。
但這些都只是暫時的消遣,最有效的辦法還是——讀書。
歐陽修曾言:“至哉天下樂,終日在書案。”
《吃酒喝茶看花去》里寫到,這位北宋大文豪在貶謫滁州時,便是靠讀書來度過漫漫長夜的。
歐陽修剛到滁州時,無親無友,也不通當(dāng)?shù)胤窖?,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但他并沒有兀自苦悶。
每當(dāng)夜色來臨,他就會點燃一盞油燈,與古籍為伴。
在《史記》中,讀朝代更替、興衰成??;
在《詩經(jīng)》里,品人情冷暖、悲歡離合;
讀《離騷》,共情屈原的憂思;讀《五柳先生傳》,敬佩陶潛的淡泊。
書里的故事,總是能給他啟迪。
書里的這些賢者,也總是像故友一樣,與他傾心交談。
讀到極好之處,歐陽修都會直呼“快哉!快哉!”,完全忘卻了自己的處境。
關(guān)于讀書的用處,有一句英國諺語形容得很是到位:
“我雖獨身,卻從不感到孤單?!?/strong>
當(dāng)你愛上了讀書,獨處也會變成一個人的狂歡。
翻開書頁,你就能穿越時光,與無數(shù)偉大的靈魂促膝長談。
你所有的孤獨,他們都能幫你消解。
▽
有人曾采訪過作家蘇童,問他有什么最想推廣的生活智慧。
蘇童的回答是:“焦慮的時候,投入到你能夠?qū)W⒌氖挛镏腥??!?/strong>
生活的解藥,本就觸手可及。
從今天起,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允許自己停下來,認(rèn)真地喝一杯茶,看一朵花,讀幾頁書,或者去山水間游歷一回。
心舒暢了,日子才會輕松有趣。
點個贊吧,無論何時何地,愿你都能熱愛這煙火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