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笑薇。
一個靠讀書寫作實現(xiàn)自由的南方姑娘,也是《左手閱讀,右手寫作》的作者,高級家庭教育指導(dǎo)師。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個幾乎所有家長都會遇到的難題——孩子不好好吃飯,就愛零食,怎么辦?
就在上周,我家剛上一年級的玥兮也正因為這個問題讓我頭疼不已。
以前上幼兒園,三餐都在學(xué)校解決??涩F(xiàn)在上了小學(xué),每天三頓飯都在家吃。
再加上小時候奶奶常帶她去超市,養(yǎng)成了愛吃零食、天天購物的習(xí)慣——再不管,吃飯就成了“拉鋸戰(zhàn)”。
于是,趁著開學(xué)前一天(8月30日),我召開了一次“家庭會議”,明確提出:“吃飯前誰也不準給孩子買零食”。
這句話,表面是說給全家,其實是說給最寵她的奶奶聽。
令人欣慰的是,全家一致支持。
但我們也不是完全禁止零食——那樣反而會激起她更大的渴望。
于是我們做了一個決定:
每周給玥兮10元零花錢,自由支配。
你猜怎么著?
才實行一周,她就變了。
三餐吃得明顯比以前好,雖然還有點慢、有點挑,但碗里的飯都能吃完。
零食自然也買得少了——畢竟10塊錢只夠買兩根雪糕或者一包餅干,得省著花。
正好最近我在讀《夸孩子:我有1000句》這本書,作者雷庭芳提到的“正向夸獎法”讓我深受啟發(fā)。

她認為,孩子吃飯的問題,根本不用靠吼罵或強迫,用夸獎代替指責(zé),反而效果驚人。
比如,當(dāng)孩子某天吃飯比平時好一點,你可以說:
“哇,寶貝,你這幾天吃飯?zhí)袅耍”绕渌∨笥讯紖柡?!?/p>
“誰家孩子吃飯這么香呀?原來是我家的!媽媽好驕傲!”
“你今天沒有亂跑,進步好大!”
而當(dāng)孩子表現(xiàn)出好的餐桌禮儀時,可以這樣夸:
“你今天還幫忙收拾了碗筷,太懂事了!”
“吃得干凈還不掉飯,真有素質(zhì)!”
“吃飽了會和媽媽說,太有禮貌了!”
在我家,每次玥兮好好吃完飯,我都會大聲表揚她,還獎勵一朵“小紅花”。
我們約定好:攢滿30朵,就可以換一個禮物。

現(xiàn)在,她吃飯積極性明顯高多了。
當(dāng)然,她現(xiàn)在偶爾還是會漏飯、吃太慢,但我已經(jīng)不再焦慮了。
因為培養(yǎng)習(xí)慣是一個過程,父母要做的,是耐心觀察、及時夸獎、正向反饋。
就像她自己學(xué)會了午睡、如今也在學(xué)著好好吃飯一樣——孩子的成長,從來不是一蹴而就。
但用對方法,真的會越來越輕松。
如果你也覺得孩子吃飯讓你頭疼,不妨試試——“零花錢制度” + “夸獎話術(shù)”,雙管齊下,慢慢改變,真的有效。
每一個好習(xí)慣的背后,都是父母的用心和堅持。與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