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水”的隱喻中打撈生命最初的深情
——賞析李志華先生的散文詩《生命最初的潮汐》
作者:何玲

李志華先生的這篇散文詩以“水”為核心線索與靈魂隱喻,將母親的孕育、生命的誕生與成長、對母愛的眷戀與哲思熔于一爐。文字細(xì)膩如潮,情感深沉似海,構(gòu)建出一場關(guān)于生命本源與母愛本質(zhì)的溫柔叩問。原文呈現(xiàn):
《生命最初的潮汐》
我們曾是游弋在您血脈中的魚兒,那孕育生命的溫暖海灣,是刻入骨血的永恒印記。
在您羊水蕩漾的宮殿里,我們?nèi)缇`舒展,聆聽心跳的古老韻律,那是生命潮汐的原初啟蒙。
陣痛的浪潮將我們推向陌生的岸。臍帶剪斷的剎那,我們便永遠(yuǎn)失去了水中呼吸的魔法。
那聲響亮的啼哭,是告別您體內(nèi)海洋的離歌,也是登陸新大陸的宣言。
置身塵世的空氣里,我們成了笨拙的陸生者,既割舍不下對水的眷戀,又生不出翱翔的羽翼。
嬰兒戲水時的歡愉,是基因里沉睡的遠(yuǎn)古記憶在蘇醒,那是對您體內(nèi)溫暖海域的永恒鄉(xiāng)愁。
重歸水中如儀式:雙足踏入泳池,微涼的水溫柔包裹。幽藍(lán)水光里,我們?nèi)玢露纂r,揮動四肢笨拙浮動,試圖尋回那夢幻失重的詩意。
然而,水波蕩漾,無情昭示著當(dāng)下與彼時的霄壤之別。每一道水的阻力,都在宣告我們陸地子民的身份。這方人造水域,終究不是您給予的海洋。
當(dāng)指尖劃過水面,忽然徹悟:有些回歸,注定只能停留于想象。而您,永遠(yuǎn)是我們生命里最初也最完美的海。
您傾盡所有,以無私滋養(yǎng)我們成長。在那片溫暖的“?!崩铮覀儚奈磻n慮風(fēng)雨。您用柔弱之軀筑起最堅固的壁壘,您的愛,如星辰照亮生命的夜空,似大海容納所有。
那片生命最初的星辰大海,永遠(yuǎn)是我們心靈的歸所。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母親的愛,亦如此:無私滋養(yǎng),默默包容,不索回報。這愛,柔時潤心,剛時護(hù)佑,是生命的泉源。
水的哲思,融入血脈,化作心靈的航標(biāo),教我們在人生路上,如流水柔韌,似大地涵養(yǎng)。
即便走向遠(yuǎn)方,我們也攜著這如水智慧,銘記您深沉無私的愛,回歸您寧靜的海灣。(文/李志華)
一、“水”的隱喻:貫穿全文的生命脈絡(luò)
作者將生命與母愛的聯(lián)結(jié),全部嵌入“水”的意象體系中,讓抽象的情感有了具象的載體。
孕育之水:生命的“溫暖海灣”
開篇以“游弋在您血脈中的魚兒”“羊水蕩漾的宮殿”定調(diào),將母體比作容納生命的“?!薄Q蛩辉偈巧硪后w,而是“刻入骨血的永恒印記”,心跳是“生命潮汐的原初啟蒙”——在這里,“水”是庇護(hù),是滋養(yǎng),是生命最初的搖籃,讓讀者瞬間共情生命與母親最原始的聯(lián)結(jié)。
告別之水:成長的“離岸宣言”
“陣痛的浪潮”“臍帶剪斷的剎那”“告別您體內(nèi)海洋的離歌”,用“浪潮”喻陣痛,以“斷臍”標(biāo)志與母體“水域”的分離。那聲“啼哭”既是不舍的“離歌”,也是走向塵世的“宣言”,精準(zhǔn)捕捉了生命誕生時“告別”與“新生”的雙重意味,讓成長的起點(diǎn)充滿細(xì)膩的情感張力。
眷戀之水:基因里的“永恒鄉(xiāng)愁”
即便成為“笨拙的陸生者”,作者仍寫“嬰兒戲水時的歡愉”是“遠(yuǎn)古記憶蘇醒”,“雙足踏入泳池”是試圖尋回“體內(nèi)溫暖海域”的儀式。但“人造水域終究不是您給予的海洋”,這種“尋而不得”的悵然,道盡了人對生命本源的眷戀——母親的“海”獨(dú)一無二,是永遠(yuǎn)無法復(fù)刻的心靈歸處。
二、情感遞進(jìn):從“眷戀”到“哲思”的深度升華
文章的情感并非停留在“懷念母愛”的表層,而是層層遞進(jìn),從具象的記憶走向抽象的哲思。
1. 第一層:對“生命本源”的回望
通過“羊水宮殿”“斷臍瞬間”“戲水記憶”等細(xì)節(jié),回溯生命最初與母親相連的時光。字里行間滿是對“無需憂慮風(fēng)雨”的溫暖過往的珍視,情感真摯動人,極易引發(fā)讀者對自身生命起點(diǎn)的共鳴。
2. 第二層:對“母愛本質(zhì)”的剖析
當(dāng)“水”的意象延伸至母愛,作者寫下“您用柔弱之軀筑起最堅固的壁壘”“愛如星辰照亮夜空,似大海容納所有”,并以“上善若水”點(diǎn)睛——將母愛與水的“利萬物而不爭”綁定,點(diǎn)出母愛“無私滋養(yǎng)、默默包容、不索回報”的本質(zhì),讓情感有了厚度與深度。
3. 第三層:對“生命傳承”的思考
結(jié)尾處,“水的哲思融入血脈,化作心靈的航標(biāo)”“攜著如水智慧走向遠(yuǎn)方”,讓“母愛”不再只是個人化的情感,更成為一種可傳承的“智慧”——如流水般柔韌,似大地般涵養(yǎng)。這種升華,讓文章跳出“個人抒情”的局限,賦予母愛更普世的生命意義。
三、語言質(zhì)感:細(xì)膩如潮,溫柔有力量
作者的語言極具畫面感與感染力,沒有華麗的辭藻,卻以精準(zhǔn)的細(xì)節(jié)與比喻打動人心。
寫“重回水中”的場景,“幽藍(lán)水光”“笨拙浮動”“夢幻失重的詩意”,寥寥數(shù)語便勾勒出人與水相擁時的靜謐與悵然。
寫母愛的守護(hù),“柔弱之軀”與“堅固壁壘”的對比、“星辰”與“大海”的比喻,既寫出母愛的矛盾與偉大,又充滿浪漫的詩意。
全文以“潮汐”“海灣”“水域”等意象串聯(lián),語言節(jié)奏如潮水般起伏,時而輕柔(寫孕育),時而厚重(寫哲思),讓情感的流動與文字的韻律完美契合。
綜上,《生命最初的潮汐》是一篇“以小見大”的佳作——它從“生命最初的水”出發(fā),寫盡對母親的眷戀,又以“水的哲思”收束,賦予母愛永恒的價值。讀罷,我們不僅能想起母親的溫暖,更能讀懂“生命與本源”的深刻聯(lián)結(jié),這便是文章最動人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