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八套黃金檔播出的年代劇《灼灼韶華》,在2025年9月12日開播后迅速引發(fā)熱議。
該劇由熱依扎、楊祐寧、李勤勤、丁勇岱等主演,講述藥商之女褚韶華的傳奇人生。
首播當日收視峰值達到2.68%,網(wǎng)絡(luò)熱度突破8800,但高關(guān)注度伴隨的是如潮的批評聲。
觀眾吐槽的理由高度一致:選角嚴重違和、劇情脫離邏輯,多位主演的浮夸演技讓人難以入戲。
許多觀眾對39歲的熱依扎飾演十幾歲的少女褚韶華感到難以接受。
盡管劇組通過雙麻花辮、碎花布裙和厚重濾鏡試圖增強青春感,但鏡頭拉近時,熱依扎眼角的細紋、略顯下垂的蘋果肌以及暗沉的皮膚狀態(tài)依然清晰可見。
她與劇中飾演“同齡丫鬟”的年輕演員同框時,年齡差異被觀眾調(diào)侃像“母女”。
熱依扎在劇中的體態(tài)也備受詬病,無論是站立還是坐姿,都給人一種畏縮感,這與角色“膽子大、心思細膩”的設(shè)定嚴重不符。
熱依扎少數(shù)民族的長相在劇中同樣顯得突兀。
故事背景設(shè)定在1916年,褚韶華是藥商之女,其家族應(yīng)是漢人,但熱依扎眉目深邃、鼻梁高挺的西域特征與周圍一圈漢人演員同框時,讓不少觀眾感到出戲。
有觀眾質(zhì)疑,導演組在選擇演員時似乎并未考慮這種血緣上的違和感,因為劇中女主的親爺爺、親媽媽、親哥哥都是一副漢人長相。
唐曾飾演的陳家少爺陳大順同樣被指“年齡感超標”。
劇中陳大順尚未成婚,年齡應(yīng)在二十出頭,但唐曾在鏡頭前顯得老成滄桑,搭配略顯陳舊的服飾,有觀眾調(diào)侃“說他是陳家老爺都有人信”。
陳大順對女主一見鐘情、非她不娶的劇情,也因熱依扎的顏值并未達到劇中設(shè)定的“一等一的大美人”程度而缺乏說服力。
李勤勤飾演的陳家婆婆成為了觀眾的又一吐槽焦點。 作為豪門主母,李勤勤的表演被批過于浮夸和模式化。
她說話時吱牙咧嘴,走路時東倒西歪,毫無世家主母應(yīng)有的端莊穩(wěn)重風范。
在刁難女主時,她習慣性地瞪大眼睛,手舞足蹈地嚷嚷,腦袋晃來晃去,雙手不停比劃,被觀眾形容為“像僵尸片里的老僵尸”、“像個潑婦”、“像個小丑一樣”。
其角色行為邏輯也遭質(zhì)疑,例如故意偷走糖罐陷害剛過門的兒媳褚韶華,被觀眾認為是為了制造沖突而刻意設(shè)計的“低劣”手段。
柴碧云飾演的女二號康二妞(青樓花名露凝香)則貢獻了劇中最為“癲狂”的表演。
她在青樓與女主相認的戲份中,表情失控猙獰:故意咧嘴笑到耳根,眼角擠出多層皺紋;說話時眉毛努力向上揚,眼角努力向上拉扯,鼻子周圍皺紋密布。
咆哮時更是張大嘴巴,被觀眾形容為“血盆大口”,感覺“眉毛要飛出去了,下巴要戳著胸脯了”。 其煞白的面容配上大紅唇,在激動怒吼時被指“像鬼一樣”,可以直接去演恐怖片。
除了選角問題,《灼灼韶華》的劇情也因多處“不合常理”而遭到大量批評。 開篇“假黃芪事件”中,女主褚韶華揭穿商販賣假藥,卻意外導致其兄被騙。
其兄經(jīng)營的店鋪僅值200大洋,卻敢借360大洋去買藥,總共花費400大洋購藥,這種“店鋪只值20萬,卻敢借40萬進貨”的行為被觀眾直呼“太懸浮”。
女主為救兄被迫嫁入陳家推動主線,也因前期鋪墊不合理而顯得刻意生硬。
劇中“回門遇土匪”的情節(jié)更是將“離譜”推向高潮。
面對持槍土匪,毫無經(jīng)驗的女主褚韶華竟能輕松奪過土匪手中的槍,并反劫持土匪頭子,帶領(lǐng)丈夫和車夫從十幾個土匪的包圍中安全脫身。
觀眾普遍認為這一幕“抗日神劇都不敢這么拍”,完全脫離了年代劇應(yīng)有的真實感和邏輯,純粹是為了給女主開“金手指”。
女主在商業(yè)上的“成功”也顯得過于兒戲。 她僅通過與丈夫合演一出“陳大順累到吃不下飯”的戲碼,就讓婆婆同意其進入藥鋪幫忙。
進藥鋪后,她將價值20塊的云南麝香以18塊賣掉,美其名曰“掙更多錢”,最后竟真讓生意漲了五成。
這種“虧本賺吆喝”還能迅速提升業(yè)績的情節(jié),被指如同“開了金手指”,與民國時期女子創(chuàng)業(yè)面臨的真實困境相去甚遠。
此外,劇中一些細節(jié)也經(jīng)不起推敲。
例如丁勇岱飾演的陳老板在制止幫派斗毆時,掏出的手槍被指是1916年剛在美國列裝、尚未流傳到中國的型號,引發(fā)了“陳家開了時空之門”的調(diào)侃。
碼頭搬運工清一色穿著嶄新的粗布短褂,街邊小販賣的“民國小吃”包裝上印著現(xiàn)代字體廣告,這些細節(jié)都讓觀眾頻頻“出戲”。
盡管《灼灼韶華》劇情節(jié)奏快,主打“大女主爽感”,但觀眾普遍認為,這種“爽”是建立在犧牲年代劇真實感和邏輯的基礎(chǔ)上的。
許多觀眾表示看了兩集就選擇棄劇,后續(xù)丁勇岱和唐曾飾演的角色即將下線,更讓人擔憂劇情是否能支撐觀眾繼續(xù)觀看。
#熱點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