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功課是什么?金惟純先生在《人生只有一件事》中寫道:是歷經努力贏得一切后,還能放下身份,如孩童般活在當下。

讀到〈像孩子一樣〉這一章時,文字如清泉淌過心間——因為我深深知道,那"人我兩忘、心靈相通、充滿愛的狂喜"究竟是什么滋味。
我曾以為,帶孩子只是一段互相陪伴的時光;后來才明白,那其實是一場心靈的修行。
大學畢業(yè)尚未成家時,因為喜歡孩子,我踏入了家庭早教育兒師的行列,從此開始幫別人帶孩子。
從三個月到六歲,不同的年紀,一樣的純粹。他們說"帶孩子辛苦",而我卻總覺得,那是我每日忙碌生活中最接近光的時刻。

當你真正投入一個孩子的世界,時間仿佛以另一種方式流淌。
他不說話,但眼神清澈如湖水;他尚未懂太多言語,可咿呀之聲、舞動之手,無一不是與你對話。
我常常覺得自己也慢慢退去了成人的軀殼,變回一個好奇、敞開、容易快樂的孩子。
我們一起趴在地板上看螞蟻搬家,為一片奇怪的云驚呼,把積木堆高又推倒,笑聲如風鈴般串起整個下午。
那一刻,沒有身份、沒有評價、沒有過去與未來的牽絆——只有此刻,只有彼此。
很多人說,帶孩子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技巧。
但我卻覺得,更需要的是"用心"。
當你真的用心陪伴一個孩子,你會懂得他手指向門口是想出去,他突然撇嘴是因為褲子濕了,他咯咯大笑只是因為看到了你表情的夸張變化。
那種不靠言語的懂得,是一種靈魂層面的默契。我常常想,并不是我"帶"著孩子,而是孩子帶領著我,重新學會如何真實地活著。
他們無條件地信任你,像相信太陽每天會升起一樣自然。
這種信任,柔軟而有力量,足以融化成年人世界里層層的防御與焦慮。

當我后來成為母親,這種體會更加深刻。
懷中的嬰兒不分晝夜地依賴你,你付出,卻不覺得是犧牲,反而像是被一種巨大的能量充盈著。那不是責任的沉重,而是愛的輕盈。
星云法師說"給人歡喜",而孩子,就是歡喜本身。
他們哭鬧轉瞬即忘,悲傷不滯留,總是迅速回到當下的游戲中。
他們不評判、不計較,只是全然而熱烈地活著。
每一次和他們相處,我都像是被充電了一般,內心變得明亮而寬闊。
而這種喜悅,是可以傳遞的——當你發(fā)自內心地快樂,周圍的人也仿佛被陽光照到。
如今回想,那段帶別人孩子的日子,看似是付出,實則是收獲。
它讓我提前練習了如何用純粹去面對生命,如何以信任去回應依賴。
而當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更從容,也更珍惜。我知道,童年很短,時光很快,但那種彼此投入、心靈相照的親密,會成為一生中最堅實的溫暖底片。

如果說人生真的只有一件事,那么我想,就是學習如何活得更真實、更開放、更喜悅。
而孩子,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他們不教我們怎樣成功,卻教我們怎樣放下;不教我們贏得多少,卻教我們如何感受當下。
愿我們都能時常保有一顆孩童之心,不忘喜悅,不失天真,不丟信任——在這復雜的世界里,活出最簡單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