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的晨光透過窗紗,在書桌一角灑下溫和的光斑。我坐在女兒身旁,指尖拂過她攤開的數(shù)學練習冊,目光落在那些復雜的代數(shù)應用題上,不由得輕輕蹙起眉。曾以為初中知識離自己不遠,可此刻對著題目里繞彎的邏輯,竟也需要停頓片刻才能理清思路。轉(zhuǎn)頭看女兒,她正握著筆在草稿紙上寫寫畫畫,眉頭微鎖卻沒有半分煩躁,遇到卡殼處便抬頭輕聲問:“媽媽,這個正負數(shù)數(shù)軸是不是應該這樣畫呀?”那認真的模樣,讓我忽然意識到,如今的孩子要應對的學業(yè)壓力,早已不是我們兒時能比的。
所謂的“卷”,藏在每一道需要反復琢磨的題目里,藏在她書包里日漸增厚的練習冊中,可好在她從不讓人多費心,作業(yè)本上的字跡永遠工整,老師布置的任務總能提前完成,這份自覺,是周末里最讓我心安的慰藉。

傍晚時分,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女兒主動把下周的課程表和作業(yè)記錄本拿出來,放在我面前:“媽媽,我們一起制定下周的學習計劃吧,我想每天晚上留半小時背英語單詞?!蔽铱粗J真的神情,心里滿是感慨。
剛升入初中時,她還需要我提醒著整理書包、規(guī)劃時間,可如今不過兩周,她已經(jīng)能主動梳理學習任務,甚至會想著利用碎片時間提升自己。我們一起對著課程表,把每天的作業(yè)時間、復習時間、休息時間一一標注清楚,她還特意在計劃本上畫了個小太陽,說:“這樣每天完成一項,就像收集陽光一樣,肯定很有成就感?!?/span>
看著她眼里的光,我忽然意識到,孩子成長的速度遠比我們想象中快,她在學著變得自律、自理,而我這個做媽媽的,更不能再隨意散漫下去。夜里,等女兒睡熟后,我坐在書桌前,也拿出了筆記本?;叵氚滋炫惆榕畠旱狞c滴,她的自覺和努力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最近的懈怠。工作上總想著“差不多就行”,計劃好的學習也總被各種瑣事拖延??珊⒆诱诳粗?,我的一言一行都是她的榜樣。我在筆記本上寫下自己的目標:每天提前半小時到單位梳理工作,每周讀一本專業(yè)書籍,周末抽時間學習新的技能。筆尖在紙上劃過,心里忽然有了久違的篤定。
原來陪伴從不是單向的付出,而是孩子與父母的相互成就,她在成長的路上努力向前,我也該跟著她的腳步,一起變得更好,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她:成長路上,我們永遠并肩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