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挑戰(zhàn)賽十期# 中原之旅(三十六):游雁鳴湖風景區(qū)
鄒照明
在經歷了古塔的厚重與海洋的奇幻后,我將腳步轉向了中牟的生態(tài)秘境——雁鳴湖風景區(qū)。當車子緩緩駛入這片區(qū)域,濕潤的水汽裹挾著草木清香撲面而來,城市的喧囂仿佛被一道無形的屏障隔絕在外,一場與自然相擁的治愈之旅就此展開。
踏入景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湖面。秋日的雁鳴湖,湖水如同一面巨大的鏡子,倒映著藍天白云與岸邊的綠樹,微風拂過,湖面泛起層層漣漪,光影在水波中跳躍,美得令人心醉。沿著湖邊的木質棧道漫步,腳下木板發(fā)出“咯吱咯吱”的聲響,與遠處傳來的鳥鳴、蛙叫交織成一曲自然交響樂。成群的白鷺時而掠過水面,時而停駐在蘆葦叢中,為這幅靜謐的山水畫卷增添了靈動的氣息。
雁鳴湖的荷花池是景區(qū)的一大亮點。盡管已過了盛夏的盛花期,殘荷依舊別有一番韻味。枯黃的荷葉低垂在水面上,偶爾還能看到幾支頑強綻放的荷花,粉色的花瓣在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夏日的繁華。池邊生長著大片的蘆葦,細長的葦桿在風中輕輕擺動,雪白的蘆花隨風飄散,如夢似幻,讓人忍不住駐足拍照,記錄下這詩意的畫面。
深入景區(qū),發(fā)現這里不僅是觀景勝地,更是親子游樂的天堂。沙灘區(qū)是孩子們的樂園,細軟的白沙上,孩子們嬉笑打鬧,用沙子堆砌城堡;家長們則在一旁搭起帳篷,鋪上野餐墊,享受悠閑的午后時光。不遠處的淺水區(qū),有不少游客拿著漁網、小桶,興致勃勃地撈魚捉蝦,歡聲笑語回蕩在湖面上。
走到一處觀景亭稍作休息,與當地的漁民攀談起來。從他們口中得知,雁鳴湖水域遼闊,水產資源豐富,尤其是大閘蟹,個大味美,每到秋季,這里便會舉辦熱鬧的蟹文化節(jié),吸引眾多食客前來品嘗。望著波光粼粼的湖面,想象著豐收時節(jié)的熱鬧場景,心中滿是向往。
臨近黃昏,夕陽的余暉將天空染成了橙紅色,雁鳴湖在暮色中更顯靜謐。成群的候鳥從天際飛過,在湖面上投下長長的影子,遠處的村莊升起裊裊炊煙,一幅田園牧歌般的畫卷徐徐展開。此時的我,仿佛與這片自然融為一體,所有的疲憊與煩惱都隨著湖水流逝。
離開雁鳴湖風景區(qū)時,夜幕已悄然降臨?;赝@片寧靜的湖水,它就像中原大地上的一顆明珠,用最溫柔的姿態(tài),治愈著每一位到訪者的心靈。這場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旅程,成為了我中原之行中最清新、最難忘的記憶。
作者:鄒照明,筆名泰康愚公,河南周口太康縣人,濟源詩詞楹聯學會理事,熱愛詩詞楹聯曲賦,喜交文朋詩友,作品偶有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