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2號共讀人:方悅君
當我緩緩合上《生命擺渡人》的第一章,"武漢封城,事情大了"這八個字仍在心頭久久回蕩。這已不僅是簡單的文字,更是一個時代的深刻印記,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沈嘉柯老師以獨特的筆觸,將我們帶回到2020年那個寒冬,卻在凜冽的回憶中讓我們感受到超越個體的溫暖與力量。
作為人民日報出版社的重點圖書,《生命擺渡人》被珍置于中國首家百家藏書館最核心的位置,沈嘉柯老師也應(yīng)邀在此作百家講壇的首講。這份殊榮,正是對作品深遠價值與時代意義的生動印證。
這部作品既承載著歷史的厚重,又洋溢著人性的溫度。沈嘉柯以"擺渡人"的視角,在感性的敘事與理性的思考之間架起橋梁,引領(lǐng)讀者在情感共鳴中抵達精神的彼岸。書中那些志愿者奔走的身影、鄰里互助的溫暖瞬間,既是個體的生命故事,更是集體記憶的珍貴片段,讓讀者在感受歷史厚重的同時,也能觸摸到人性的溫度。
《生命擺渡人》展現(xiàn)了沈嘉柯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語言清澈通透,如清泉流淌,在平靜敘述中蘊含打動人心的力量;敘事張弛有度,既有細膩的情感描寫,又有冷靜的理性思考;思想深刻雋永,將個人感悟升華為時代思考。更重要的是,作品超越了文學本身的價值,成為記錄特殊時期社會百態(tài)的重要文本。
這正應(yīng)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古訓。書中那些平凡卻閃耀的普通人,讓我們真切體會到"有國才有家"的千鈞重量,也更深刻地認識到:唯有每個人心懷守望相助的信念,民族的精神火炬才能生生不息。恰如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所說的"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
作品具有多層次的價值內(nèi)涵:不僅是心靈療愈的良方,為經(jīng)歷創(chuàng)傷的人們提供情感慰藉和精神支持;更是重要的歷史記錄,以文學形式保存集體記憶,為時代立傳、為眾生存照;同時在個體敘事中彰顯民族精神,傳遞文化自信的力量。
這本書能夠?qū)崿F(xiàn)廣泛而深層的共鳴:親歷者可在書中重逢自己的影子,獲得深切共情;年輕讀者能藉此理解特殊時期的社會圖景;研究者可從中汲取豐富的學術(shù)素材;普通讀者亦能在閱讀中獲得情感上的撫慰與精神上的升華。
《生命擺渡人》最可貴之處在于,它不僅僅記錄了苦難,更展現(xiàn)了苦難中的希望;不僅僅描述了困境,更彰顯了困境中的堅守。作品通過一個個真實感人的故事,向我們傳遞這樣的信念:在最黑暗的時刻,人性的光輝依然閃耀;在最大的困難面前,團結(jié)的力量永遠強大。
沈嘉柯用含情的筆觸告訴我們:在至暗時刻,每一個微小的善舉都是照亮人間的星光;在危難之際,每一個普通人的堅守都是民族前行最深厚的底氣。這本書讓我們堅信: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性的光輝永遠是世間最動人的風景。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生命擺渡人》如同一盞明燈,指引我們在困惑中找到方向,在迷茫中看到希望。它讓我們相信:只要心懷善意,堅守信念,每個人都能成為照亮他人生命的那束光。這份感動,應(yīng)當被永遠銘記;這種精神,值得代代傳承。
《生命擺渡人》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一個時代的精神見證,值得每一個人細細品讀、深深思考。而它在藏書館中的核心位置,以及即將啟幕的百家講壇,都彰顯出這部作品不可替代的時代價值與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