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作家出版社,發(fā)現更多文學好書
★?展示科技奇觀與人性掙扎,探討生命意義、科技邊界與靈魂重量,劉漢霖的小說《2085》試圖有機融合硬核科技和哲學思辨,讓讀者觸摸不遠的未來,并愈加看見當下的自己,從而意識到:人類最偉大的武器,或許不是科技,而是直面命運的勇氣。
——小說家/詩人 李宏偉
★ 作品構筑的未來世界里,科幻元素不僅是絢麗的想象畫筆,更是深入探討人性、社會與命運的有力工具。
點擊圖片即可進入購買鏈接
《2085》
劉漢霖 ? 著
作家出版社
新書介紹
長篇小說《2085》作為一部融合現實主義與科幻思辨的作品,將故事設定在突破時空界限的良渚未來之城,講述了一位“00后”在85歲時的生命思考。作品以“00后”的獨特視角,立足于“AI科技元年”的時代背景,回望中華文明歷史,探討當下人生價值及未來人類生命的意義,深刻反思科技浪潮席卷全球背景下,未來城市規(guī)劃、AI介入心理健康服務、醫(yī)療救助、社交需求困境、科技養(yǎng)老服務體系建設等社會民生議題。小說植根現實、飽含人文關懷,直面當下社會缺失的生命教育。在現有科幻題材中,作品聚焦科技對未來生活的具體影響,具有鮮明的辨識度。
作者介紹
劉漢霖,青年導演、編劇、作家。團圓功勛志愿者。
文章試讀
一、靈魂拷問
有關“靈魂”是否存在,從18世紀用斷頭后是否眨眼的拉瓦錫、聲稱靈魂重量是21克的麥克杜格爾醫(yī)生,到今天用超中微子等量碰撞做實驗的科學家,人們對靈魂的探索從未停止。
“靈魂”是編寫在基因里的算法,還是一種脫離肉體無法被觀測的物質?時至今日在科學界仍沒有一個明確答案。
但是在2029年,腦機接口技術的突破讓人類“掌控”了如何使用自己“靈魂”的鑰匙。
2029年2月12日,戊申猴年的除夕夜,縮地集團的技術總監(jiān)齊天帶領著來自神經科學、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生物醫(yī)學、心理學、材料科學等多個領域的十七名技術專家和上百名AI機器團隊做最后的測試。
長時間的通宵工作極度壓縮了工作人員的睡眠時間,即使注射了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包括齊天在內的所有技術人員,此時也已經困倦得睜不開眼睛了。每個人布滿血絲的眼球都透出疲憊,但他們的精神依然亢奮,都齊刷刷地盯著測試場地中央的沙發(fā)。
一名技術人員走到沙發(fā)旁坐下,她叫郝悅琪,負責今晚的最終測試。大家說她的名字聽起來像“好運氣”,圖個吉利。
測試開始,郝悅琪站在場地中央,沖大家笑笑,從沙發(fā)旁邊的盒子里拿出一個手環(huán)戴上,然后找到一個舒服的姿勢,用手比出一個“yeah”的姿勢。
齊天笑了笑,沖郝悅琪點點頭。她隨后操作手環(huán),然后閉上眼睛,像是睡著了。隨著手臂平穩(wěn)放下,手環(huán)中數以百計的微米醫(yī)療機器人通過注射的方式從手腕內側進入郝悅琪的血管。順著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一部分微米機器人附著在包含百會穴、涌泉穴在內的特定穴位,一部分繼續(xù)前進,直到穿過血腦屏障,到達并附著在大腦的運動皮層、處理高級認知功能的新皮層、含超過50%的腦內神經元的小腦顆粒層等區(qū)域。隨著齊天的手指飛觸,醫(yī)療機器人內置的微型傳感器開始工作,記錄神經元每一個微小的電活動,并通過無線通信將采集到的數據傳輸到齊天面前的屏幕。隨著全腦模擬的完成,手環(huán)顯示的腦電波逐漸和郝悅琪的同步,手環(huán)周圍顯示出了漸變的燈光。眾人紛紛將注意力移向離沙發(fā)不遠處被玻璃隔離的場地,一個機器人靜靜地站立在那里。
手環(huán)內的燈光逐漸平穩(wěn),隨著郝悅琪的呼吸呈現出淡白色的光芒,大家都顯得很緊張,眼神中透露出期待。如果本次測試成功,持續(xù)十三年的“分身”項目將迎來開花結果。這將預示著中國科學家在“無接觸操控體外仿生人”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意味著人類的認知系統(tǒng)得到非凡延伸——即使人們是坐在家里足不出戶,你的機器人替身也能幫你在大洋彼岸跑腿執(zhí)行你想做的任何事。
隨著手環(huán)內的光更加平穩(wěn),機器人的眼睛亮了起來,然后像深吸了一口氣一樣,硅基與碳基結合的身體開始了變化。最明顯的是身高,腿部的骨骼一節(jié)一節(jié)地收縮;然后是體型,機器人的外骨骼就像真的有肌肉一般進行著變化,直到看起來和郝悅琪的身材大致一樣。
只見機器人緩慢地向前走了一步,然后像是沖大家開心地笑了一下,比出一個“yeah”的手勢。在場所有人的眼神中都爆發(fā)出狂歡的喜悅。隨后只見機器人在空中一抓,像是從衣柜中拿出了一件衣服,往身上一披,機器人身上便出現了一件連衣裙。再看機器人的臉部,空中飛舞的納米機器人用全息投影漸漸構建出了郝悅琪的臉龐。
“她”隨手一揮,手上浮現出了一面鏡子。然后像是對著鏡子里看到的自己不是很滿意一般,只是心念一動,腦內的微型傳感器就按照郝悅琪的想法,操控空中的納米機器人改變了全息投影的畫面,臉上出現了化妝的痕跡,也像是加了瘦臉、美顏特效。一個神采奕奕的“郝悅琪”出現在大家面前,“她”像是舞臺劇演員謝幕一般,沖大家行禮致意。
現場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十七名技術人員以及上百名AI機器人同時爆發(fā)出歡呼聲,祝賀這令人激動的時刻。
更加令人神往的時刻隨之而來。在場的十七名技術人員輪流上場測試,機器人不斷變換著外形,一次次變成了不同的樣子?!八麄儭狈磸瓦M行著不同的測試:反應力、運動、邏輯思維、情緒波動等,每一項數據都展示出與實驗個體保持一致。
齊天看著眼前發(fā)生的一切,極力克制著內心的激動,兩只手卻不由自主地顫抖。他知道,“分身”項目真的成功了。人類從此刻起,再也不受空間維度的限制了?!白岇`魂暢游時空”的目標已經實現了50%。
“分身”項目是縮地集團的核心主研項目,目標是研發(fā)民用的遠程操控技術,最終實現人類夢寐以求的“意識自由”,即突破三維空間限制,隨心所欲地實現“瞬間轉移”的夢想。使用此項技術的人將會有最逼真的奇妙體驗:瞬間到達世界各地,看到機器人所看到、感受機器人所感受。不同于傳統(tǒng)的遙控技術,“分身”像是把你的靈魂放在了一個新的、和你融合良好的碳硅雙基仿生人身體里。齊天相信,世界將會因為“分身”技術而發(fā)生顛覆性的改變。
時間、空間,這兩個限制人類太多自由的概念,將被“分身”技術重構。
除夕的鐘聲即將敲響,農歷己酉雞年即將到來。
作家出版社推薦
點擊圖片即可進入購買鏈接
《2085》
劉漢霖 ? 著
作家出版社
排版:鄧 ? 寧
編輯:祁創(chuàng)祎
一審:劉豈凡
二審:劉 ? 強
三審:顏 ?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體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