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號共讀人:池一禾
上學的時候語文老師和我們說了一句玩笑話,只有郁郁不得志的詩人才會一直寫詩詞。而陸游一個人就寫了9300多首,可悲可嘆啊。陸游的一生,確實充滿了不得志。他年輕時才華橫溢,本該是狀元,卻因為秦檜的孫子也要參考,被硬生生降為第二。這樣的不公,成了他一生的心結(jié)。后來雖然做了官,可他心心念念的收復中原卻始終無法實現(xiàn)。南宋朝廷只想偏安一隅,而陸游卻始終記得北方的山河。
于是他寫詩,不停地寫。他寫“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寫那些他夢想中卻未能親身經(jīng)歷的戰(zhàn)場。他把自己比作諸葛亮,寫下“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可見他心中的理想從未熄滅。
可現(xiàn)實總是殘酷的。他只能借酒消愁,詩中盡是醉語?!鞍牒ㄖ庇齑夯亍?,“小醉初醒月滿床”,他醉著醒著,都是那個無法實現(xiàn)的夢。
這時候我想起辛棄疾,同樣壯志難酬,只能“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還有李白,明明胸懷大志,卻只能“仰天大笑出門去”,在詩酒中寄托豪情。
金庸在《天龍八部》里寫“塞上牛羊空許約”,化用的就是陸游的“塞上長城空自許”。一個“空”字,寫盡了多少英雄的遺憾。陸游的悲,不是軟弱,而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壯烈。
他連醉中都保持著清醒,他知道自己“荒唐而俗”,知道醉解決不了問題,可他還能怎樣呢?一個人若清醒地看著夢想破碎,或許醉才是唯一的解脫。
讀陸游寫的作品,讀的不是詩,是一個人的一生。他執(zhí)著,他憤怒,他苦悶,他醉倒,可他從未真正放棄。直到臨終前,他還寫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樣的陸游,讓人想起每個時代那些堅持理想的人。他們或許不被理解,或許被現(xiàn)實打擊,但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陸游的劍未出鞘,但他的詩,卻穿越千年,依然在我們心中錚錚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