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應這個位置在中國很難的。要進攻,要防守,要一傳。還要客串二串。不接一傳,要有比主攻更強的攻擊力。接一傳,接應必定會影響進攻。何況現在中國還沒有接滿六輪一傳的主攻!所以只能接應分擔,除非有個能接六輪一傳的主攻來培養(yǎng)不接一傳的強力接應,且攻擊力要強于六輪一傳的主攻,否則只能是分擔主攻一傳。

龔翔宇在巴黎奧運會擁有短暫高光,但是奧運輸給土耳其女排,以及之后身體受傷,從精神到身體備受煎熬之后,她自己應該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已經難以與國家隊,國際大賽相匹配。她現在也僅限于防守串聯,她的進攻和攔網退化很明顯。假設一年后的2026,中國女排依然只能首發(fā)龔翔宇,那么中國女排能不能戰(zhàn)勝日本絕對要打一個問號!

從上個周期的副攻鄭益昕,到這個周期的主攻唐欣。其實都凸顯了某種尷尬。接應實在沒人!關鍵在于接應選材就有問題。龔翔宇作為從東京周期就幾乎穩(wěn)坐主力的接應,還是從二傳改過來半路出家的。從2018到2022年三屆世錦賽,進攻數據表現平平。這且按下不表,關鍵更可怕的是,三屆世錦賽,她都沒有像樣的替補。18年曾春蕾狀態(tài)已經逐漸下滑;22年王藝竹又是打了一場球,數據更拉胯,就被摁在板凳了;這屆楊舒茗和唐欣,也談不上多奇兵。

一個是中國隊戰(zhàn)術打法結構性的缺陷,另外也是基層教練的短視!只要個子高,一定是拉去練副攻了,進攻強一點的都去練主攻,挑剩下的才會考慮接應!接應一個隊伍一般只有兩個,但是主攻可以有四個,甚至五個,也造成了國內很多隊員自己不敢去突破!
如果還是龔翔宇這樣硬撐中國對真的沒有希望,還不如讓莊宇珊去改接應!如今是攻勢排球的時代,是時候改變一下國人對排球的理念。接應回歸到正確的位置。雖然很難,但再難也要去改變,要不距離世界頂級隊伍只會越拉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