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亚洲五月aV|www91com|性导航 日韩无码|夫妻单男一区二区|AV成人日韩极品|国产精品1区2区|激情五月天综合国产色播AV在线|69.com日本|欧洲精品免费观看|伊人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在市集擺攤
2025-09-11 09:43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小時候,我家離隆福寺很近,那兒有一條熙熙攘攘的商業(yè)街,人來人往,討價還價,很是熱鬧。從小流連于此的我,對“做買賣”很早就有了概念,暗自許下愿望,長大后也要開一間雜貨鋪,販賣各種稀奇古怪的小玩意。

后來,網(wǎng)絡購物開始流行。網(wǎng)購越來越便捷的同時,我總感覺失去了點什么。無非是把商品放入購物車、收貨、退貨,遇到的是說著套話、一口一個“親”的客服。

這幾年,北京有了越來越多的線下市集:文創(chuàng)市集里年輕人展現(xiàn)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二手市集里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圖書市集是文藝青年的大聚會,高校跳蚤市場承載著校園青春……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大柳樹舊貨市集,舊臺燈、舊相冊、舊球拍、舊電飯鍋,甚至一張產(chǎn)品說明書都有其價值。那些鐫刻著歲月痕跡的舊物,讓我重回過去的時光。

逛得多了,心里癢癢的,也有了擺攤的念頭。有一次我刷到在潘家園擺攤的視頻,原來擺攤是可以報名的。正好報名時間就在當天下午。時間一到,踴躍的報名者把小程序擠得卡頓,我不斷刷新,終于搶到一個攤位??僧敃r我根本不知道要賣什么,最后翻箱倒柜找出多年前收藏的飾品,決定讓它們成為攤位的主角。由于太過興奮,擺攤前一晚我居然失眠了,滿眼都是東西被瘋搶的畫面。

那天,等我滿頭大汗找到攤位時,周圍的攤位已經(jīng)開始營業(yè),左邊是賣穿戴甲的夫妻,右邊是帶著女兒賣黏土手辦的母親。

我準備了1元區(qū)和免費區(qū),都是一些小物件,小耳環(huán)、鑰匙鏈、貼紙、明信片、書簽,供人隨意選取。小小的攤位擺放了幾十件商品,看起來琳瑯滿目,卻缺乏重點。我甚至沒來得及給商品定價。那時正值清明假期,潘家園人流量巨大,大家對我的首飾挺有興趣,忍不住上手擺弄一番,可問價者寥寥,更沒有一個人購買,隔壁則生意不斷。

家里擇菜用的小板凳坐得我腰酸背痛,我起身決定去轉一圈。潘家園已經(jīng)成為北京的一個標志性景點,人頭攢動。甲區(qū)攤位更是擠得水泄不通,那里都是專業(yè)練攤人士,裝備齊全,碼放講究,其中潮玩、盲盒、手串、數(shù)碼相機最受歡迎。角落的攤位,則是像我這樣被潘家園的氛圍吸引、躍躍欲試來體驗一把的年輕人。

終于熬到晚上9點,背去的東西又原封不動地背了回來,我一算賬,攤位費、攤位裝飾費、打車費等總共支出376元,收入了1元——一個女孩買了三枚徽章,給的還是現(xiàn)金。那張紙幣被我珍藏起來,當作紀念。后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我的開銷都以這次擺攤的收入來衡量,比如一碗面20元,我得擺20天的攤,一個面包10元,要擺10天的攤……我以此提醒自己改掉亂花錢的毛病。

第二次擺攤是在龍?zhí)吨泻珗@的二手市集。

這次的參與者以家長帶孩子為主。家長為了鍛煉孩子的交際能力,為他們輸入金錢的概念;孩子們則想著交到新朋友,買到新玩具。

這次我賣的是玩偶,比如年輕人喜歡的卡皮巴拉,主打一個情緒價值,還有做瑜伽的青蛙、上香的熊貓、蒜頭造型的鴨子。我那些為了釋放壓力而買的“無用之物”,正好找到機會分享。

我隔壁是一對年輕夫妻,他們有著相同的喜好,家里堆滿了潮玩和迪士尼樂園的紀念品,想趁擺攤清理,因為定價低,攤位前圍滿了人,最后全部賣光。另一側是一對父母帶著一雙兒女。女孩有些靦腆,不敢開口叫賣自己的小馬寶莉卡片,男孩則很快適應了“小老板”的角色,興致勃勃地給我講述他三件七折、兩件八折的“商業(yè)計劃”。

我不再像上次那樣靦腆,主動介紹起自己的商品。賣得差不多了,我把攤位交給母親,自己去轉了一圈。閑置市集的參與者年齡分布廣泛,有小小年紀就穿梭叫賣的“社牛”,有看到可愛玩具依然會尖叫的中年女子,有不會踢毽子但一定要買個毽子回去練習的倔強大爺。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阿姨,她買了幾副很夸張的假睫毛,說是給喜歡角色扮演的女兒——她滿臉寵溺的表情,嘴里叨念著“姑娘一定會喜歡的”。

和潘家園的同質化商品不同,閑置市集里什么都有,能鮮明地看出每一家的風格:有的主打過日子,把鍋碗瓢盆都搬了出來;有的走精致文藝路線,每件商品都像一件藝術品;有的顯然喜歡旅游,分享從各地淘來的稀奇玩意……攤主熱情地介紹著每件商品背后的故事,回憶擁有它們的那一段歲月。

在市集,不光能“撿漏”——風靡全球的Labubu玩偶幾塊錢就可以買到——還能體驗到原始的“物物交換”,不少小孩直接拿著玩具去跟別人交換。我最喜歡的還是這里濃濃的人情味。很多都是攤主和攤主之間的交易,大家雖然不免討價還價一番,但成交后都成了朋友。臨近結束,主辦方在群里發(fā)布了一則信息:一位女士剛才答應一個“小老板”一會兒來買他的書,可等她轉了一圈回來,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收攤了,她堅持要找到那位小朋友,說不能失信于他,更不能辜負他的期待。攤主們都很感動,深知這位女士對誠信的堅守,于孩子日后的成長彌足珍貴。

我喜歡各種市集,市集里充滿著煙火氣息。在這里,不光能看到實物,更能看到物品背后那個具體而鮮活的人。因為某件物品,人與人之間有了真實的牽絆。那些討價還價,使人們更加珍惜物品。這些都是網(wǎng)絡購物無法給予的。

朋友笑我“沒苦硬吃”,殊不知擺攤圓了我童年時代開雜貨鋪的愿望,充滿著趣味和挑戰(zhàn),也給我提供了一個觀察年輕人生活狀態(tài)的渠道。我總是借機和那些喜歡手串、潮玩、復古相機,源源不斷地需要情緒價值的Z世代年輕人聊一聊,了解他們的歡喜與苦惱。這也是我,作為一個研究者,走出書齋,貼近研究對象的一種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