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記者 丁亞菲 金艾琳
第一次離開群山環(huán)繞的家鄉(xiāng),第一次去洛陽旅游,第一次開車考駕照。9月5日,曹子建人生第一次坐上飛機,奔赴他心中的“飛行夢”。
前一天,曹子建的老鄉(xiāng)詹竟,也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次飛行。笑稱自己是被學習“耽誤”的脫口秀演員,詹竟來到喜劇的沃土黑龍江哈爾濱,開啟自己的大學生活。
這個開學季,和他們一樣“首飛”的還有多名沒坐過飛機的大一新生——8月底、9月初,去哪兒旅行“人生第一張機票”活動再次啟航,見證又一批大一新生奔赴心中夢想,飛往更廣闊的世界。
去哪兒旅行數(shù)據(jù)顯示,19-22歲的青年,是首次乘坐飛機群體中增幅最快的群體,同比增幅達到兩成,他們的出發(fā)地覆蓋超200個機場,其中,機票預訂增幅前10的出發(fā)地分別為:新疆吐魯番、湖北十堰、廣東揭陽、河南安陽、青海玉樹、云南麗江、貴州貴陽、浙江湖州、廣西梧州、江蘇徐州。
【坐飛機奔赴“飛行夢”,他藏著的夢想成真了】
曹子建有一個飛行夢。
這個夢想,始于初中時代電視里的大閱兵。
那時候,戰(zhàn)機掠過天空的帥氣,像一顆種子落在年少的他心上,讓他自此有了“我以后也要開飛機”的懵懂向往。
幾年后,高二的曹子建從中學生時代報上精心地剪下一張戰(zhàn)斗機圖片,鄭重地貼在了自己的課桌上。學習間隙,他時常會瞥一眼那張圖,仿佛能從中感受到藍天的召喚。
“當時覺得這個夢想比較遙遠,不知道能不能實現(xiàn),所以就埋在了心里?!辈茏咏ㄕf,這個沉默的夢想,讓他在無數(shù)個苦讀的夜晚,有了堅持的動力和勇氣。
為了這個“飛行夢”,曹子建注意保護視力,定時休息、做眼保健操;提升英語成績,晚自習后堅持背單詞、記句子。遺憾的是,他還是近視了,只能報考對視力要求相對寬松的民航飛行專業(yè)。
錄取通知書到來那天,曹子建正在屋外聽鄰居嘮嗑。得知消息,一向內斂的母親,臉上藏著壓都壓不住的開心。
高考,真正成了他“夢想的敲門磚”。讓他堅信,人還是要勇敢去追夢,“Just do it,萬一實現(xiàn)了呢”。
高考后,這個從未離開過信陽的少年,第一次和同學去了洛陽旅游、報考了駕照,還拿到了人生第一張機票。
9月6日,曹子建人生中第一次乘坐飛機,前往山東濟南報到。
這次飛行,對從信陽山村走出來、很少看到飛機的他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拔抑斑€想,可能要等到快畢業(yè),我們實習或實踐時,才有機會能接觸到真飛機。沒想到,還能坐著飛機去學開飛機。”
離家前幾天,曹子建又一次觀看了閱兵儀式直播。
這次,他不只看到了飛行員駕機翱翔的英姿,更看到了祖國航空工業(yè)的強大,和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幾年后,等真正成為飛行員,曹子建希望,能帶著家人乘坐他駕駛的飛機,一起去看看祖國大好河山。
【人生第一張機票,她靠自己獲得】
周口到北京,對于曹靜文來說,是一次新的開始。
她的成長,藏著許多“自己做決定” 的瞬間。由于父母常年在南方,家中小孩的成長更多靠彼此扶持,曹靜文早已習慣獨立。學習、填志愿,這些關乎人生方向的重要選擇,均由她獨自完成:“我爸媽文化程度不高,幫不上太多忙。高考后查專業(yè)、選學校,都是我自己在做功課?!?/p>
高中的經(jīng)歷,讓她更懂“堅持” 的重量。初入“學霸云集”的鄲城一高,因為認知和現(xiàn)狀不對等,曹靜文產(chǎn)生過自我懷疑?!拔矣幸欢螘r間考得比較好,一段時間考的比較差,就導致心情起伏很大,經(jīng)常會有崩潰的時候?!?/p>
面對這種落差,她靠著對自身學習能力的篤定,堅持做自己,成績也慢慢提升。
2025年,曹靜文被北京大學藥學專業(yè)錄取。
錄取通知書送達時,曹靜文的父母第一時間讓她拍照發(fā)過去,“沒多大會兒,我就在抖音上看到了。哥哥也給我發(fā)了祝福紅包,姐姐和妹妹也發(fā)了朋友圈。”
這個夏天,曹靜文靠自己贏得了人生第一張機票 實習生 胡楚昊/圖
去哪兒“人生第一張機票”的公益贈票活動,讓這份喜悅又多了一層特殊意義。
第一次走進機場,陌生的安檢流程、連接飛機的廊橋、機艙內的一切,都讓她充滿好奇。起飛時感受著失重感,看著窗外逐漸變小的田野和房屋,她清晰地意識到:“這是新的開始。我真的要離開家鄉(xiāng),去開啟新的人生了?!?/p>
飛行途中,曹靜文與鄰座聊起去北京的緣由。這張薄薄的機票,于她而言,早已超越“交通工具憑證” 本身,成為一張通往未來的 “入場券”。
“我用自己的努力和天賦,為人生打下了基礎。” 曹靜文說。如今,帶著家人的期盼、對藥學的熱愛、以及第一張機票承載的初心,這個獨立又堅定的女孩,正朝著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勇敢前行。
【她想攢夠六便士,去摘喜劇的月亮】
信陽的山間,露水還沾在草葉上。
有個小女孩牽著閨蜜,踩著被打濕的路,翻山去上學?!耙ひ黄鹚ぁ?,她們笑著,笑聲驚起山雀。后來,泥路變成水泥路,冬天結冰后成了“天然滑梯”,她們一路嬉鬧著滑進校門。
那是詹竟最初的“舞臺”。
小時候,詹靜放學后要幫著家里放羊、掰玉米或者折茶葉。她和很多同學一樣,不想一輩子干農(nóng)活或打零工——要走出去,過不一樣的生活。
所幸,高中沉重的課業(yè),沒有壓垮她骨子里的歡脫——在宿舍里,她和同學模仿《西游記》經(jīng)典橋段,捏著嗓子喊“御弟哥哥”。那是她的“戲精模式”,也是釋放壓力的方式。
喜劇的種子早已種下。小學時,她就喜歡守著電視看小品、相聲,初中時,拉著同學編相聲、演“甄嬛后傳”。她篤信“人不可能生來就會,要多嘗試”。
高考結束,詹靜認真練字、讀以往沒時間看的書、看喜劇,還去了江蘇做暑假工。在食品廠裝零食、在月餅廠包禮盒、在物流中心打包,掙18元的時薪。
詹靜說,自己“正在收集六便士,等攢夠了去摘月亮”。
她收集“六便士”的方式很實在。做暑假工掙到的1000多塊錢,也認真存著。
“月亮”始終掛在她的心頭——那是喜劇的夢,也是去看世界的渴望。她笑著說,學校有溜冰課,還有長得有點潦草的松鼠。東北有辣條糖葫蘆,更有培育出趙本山、喬杉、賈冰等喜劇人的土壤?!暗葦€到錢了,還是要試一下(喜劇)。我沒放棄?!?/p>
9月5日下午,詹竟第一次乘坐飛機,“從比大山更高的高處看世界”。
從信陽到哈爾濱,從大山到藍天,那些她曾翻過的山、走過的或泥濘或山花爛漫的路、站過的流水線,都成了她走向更高處的階梯。
或許有天,當她在舞臺燈光下說出一個響亮的包袱時,會想起曾經(jīng)那個女孩——她們始終一樣,不怕摔跤。哪怕摔倒,也要笑著跌進夢想里。
【王浩:從周口到北京,用AI與夢想丈量青春】
清晨5點的鬧鐘,深夜11點的臺燈。
高中三年,王浩的生活被壓縮成試卷和習題。每周一節(jié)的體育課,是他難得的放松時刻——“打籃球那一小時,讓我知道,我不是什么做題機器?!?/p>
高二那年,校長在大會上提到ChatGPT,像一束光照進他按部就班的世界。“我第一次知道還有這樣的AI工具,能幫我們把天馬行空的想法變成現(xiàn)實?!?/p>
盡管當時還無法親身體驗,但AI這顆種子,已在王浩心中悄然發(fā)芽。
高三時,DeepSeek的出現(xiàn),真正為他推開了那扇門。他開始試著用AI解題、了解更多種解題思路。高考后,他開始試著用AI生成壁紙、制作視頻甚至用它分析事件、獲取不一樣的視角?!八屛铱吹降?,不只是解題的一種思路,更是世界的另一種可能?!?/p>
這個夏天,王浩還做了很多“第一次”的事:每天晨跑夜練、自己坐公交車、管理自己的資金……最讓他開心的,是9月6日的第一次飛行。
“以前只在電視、電影里看過飛機,覺得飛行員特別帥。”說起第一次坐飛機的期待,他語氣里帶著雀躍。他知道,這次飛行,不僅是地理位置的移動,更是走向更廣闊天地的象征。
“嘗試”和“學習”,是王浩這個夏天的注腳。他常常和DeepSeek聊天,聊得最多的是大學規(guī)劃?!八嬖V我,大學第一課不是微積分,而是要找到內心的力量?!?/p>
對于大學生活,他的期待樸實而清晰:提升能力與修養(yǎng),大一拿下四級、大二考教師資格證、大三進入大廠實習,最終保研或就業(yè)。
藏在他心底的,是一個更熾熱的夢想——從事VR設備、手勢交互研究,打造出《頭號玩家》中那樣的虛擬現(xiàn)實裝置。
飛機沖上云霄的那一刻,看著下方越來越模糊的家鄉(xiāng),王浩知道,他通過AI窺見的新世界,正在向他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