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劉賀就沒怕過! ”這句話一出口,整個人都燃了。 鏡頭里,耿業(yè)庭飾演的劉賀站在高臺之上,面對霍家大軍壓境,眼神不閃不避,聲音炸裂如雷。
可下一秒,他還是被亂箭射中,倒在血泊里。 而茅子俊演的王衡,從現(xiàn)代穿越而來,親眼看著兄弟慘死,悲痛到極點,拔劍自刎,不是為了赴死,是為了用“時間回溯”重來一次。
四集剛播完,這部劇的熱度直接飆破13000。 什么概念? 今年暑期檔一堆古裝劇打得頭破血流,《錦月如歌》《定風波》《子夜歸》一個個上線,結(jié)果熱度最高也就剛摸到12000,觀眾還吐槽“又是換皮偶像劇”。 可《?;栊?》一上來,四集,直接炸穿天花板。
這劇到底有啥不一樣?先說背景。 這劇是續(xù)集,但完全不靠吃老本。 第一季講的是王衡意外穿越到西漢,成了海昏侯劉賀的謀士,兩人從互相試探到肝膽相照,最后聯(lián)手對抗霍光家族。
結(jié)局慘烈,劉賀被廢,王衡自盡,時間重啟。 第二季開場就是王衡回溯成功,拼了命去救劉賀,可自己卻因傷重暈倒,生死未卜。
就這么一個開頭,節(jié)奏快得像開了2倍速。 沒有拖沓的回憶殺,沒有慢悠悠的鋪墊,上來就是“兄弟死了,我回去救他”。 你甚至來不及反應,情緒已經(jīng)被拽進去了。
而且這劇的“穿越”不是掛個名頭當噱頭。 王衡知道歷史走向,所以他能預判霍家的結(jié)局,能提醒劉詢“忍”字當頭。 但問題來了,他越想改變歷史,就越發(fā)現(xiàn)歷史像一頭巨獸,根本不是靠預知未來就能輕易扭轉(zhuǎn)的。
比如劉詢的發(fā)妻許平君,歷史上就是被霍家毒死的。 王衡明明知道,可他趕到時,人已經(jīng)咽氣了。 那一刻,他站在屋外,手攥得發(fā)抖,眼眶通紅,一句話沒說,但你能感覺到那種無力感,“我什么都知道,可我還是救不了她。 ”
這種設定,比那些“主角穿越,一路開掛,美女倒貼,天下我有”的古偶劇,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再說權謀。 這劇的權謀戲,是真的“謀”。 不是靠主角突然靈光一閃,也不是靠反派降智送人頭。 而是各方勢力在博弈,每一步都算得精準。
王衡告訴劉詢:“霍家現(xiàn)在越囂張,將來倒得就越快。 你只需要等,等他們自己犯錯。 ”劉詢問:“那要是他們不犯錯呢? ”王衡答:“他們一定會。 權力太盛,人就會膨脹。 膨脹了,就會露破綻。 ”
后來果然,霍家仗著權勢橫行霸道,連皇帝都敢威脅。 劉詢隱忍三年,等的就是這一刻。 一紙詔書,霍家滿門抄斬。
可你以為這就完了? 不。 王衡清楚,扳倒霍家只是第一步。 西漢內(nèi)憂外患,匈奴虎視眈眈,朝中舊臣盤根錯節(jié)。 他和劉賀要面對的,是一個爛攤子。這才是真正的“穿越者困境”,你知道結(jié)局,但改變過程,比想象中難一萬倍。
而且這劇的兄弟情,寫得特別真。 不是那種“拜把子,喝血酒,從此生死與共”的套路。 而是從互相懷疑,到并肩作戰(zhàn),再到愿意為對方去死。
王衡第一次穿越時,根本不信劉賀是個“廢帝”。 他覺得這人輕浮、任性、不靠譜。 可后來發(fā)現(xiàn),劉賀嘴上玩世不恭,心里卻裝著百姓。 他被廢那天,不哭不鬧,只問了一句:“我的子民,以后誰來管? ”
王衡當時就愣住了。而劉賀呢? 一開始也不信王衡這個“瘋子”說的什么“幾千年后的世界”。 可王衡一次次救他,替他出謀劃策,甚至愿意替他去死。
到最后,劉賀說:“你要是死了,我也不活了。 ”這種感情,不是靠臺詞堆出來的,是靠一次次生死關頭堆出來的。
再說演員。 這劇最讓人安心的,就是原班人馬全回來了。茅子俊這次演王衡,比第一季更沉穩(wěn)了。 第一季他還有點“現(xiàn)代精英”的銳氣,這一季,經(jīng)歷了生死輪回,眼神里多了疲憊,也多了狠勁。
有一場戲,他得知許平君死訊后,站在雪地里,一句話不說,眼淚直接砸下來。 鏡頭拉近,你能看到他睫毛上結(jié)的霜,還有眼底那一絲血絲,這哪是演的? 這就是真的痛。
黃日瑩演的得九,是個俠女,刀法利落,性格颯爽。 但她愛上王衡后,那種糾結(jié)特別真實。 她不敢說,怕影響大局;可又忍不住關心,每次王衡受傷,她都第一個沖上去。
有一幕,她偷偷給王衡換藥,手都在抖。 王衡問她怎么了,她低頭說:“沒事,就是……有點冷。 ”誰信啊? 明明是心疼到發(fā)抖。
耿業(yè)庭的劉賀,更是演出了“廢帝不廢”的勁兒。 他可以嬉皮笑臉,也可以在戰(zhàn)場上一聲令下,千軍萬馬為他沖鋒。 最狠的一場戲,是他被俘后,霍光逼他寫退位詔書。 他提筆就寫,寫完抬頭一笑:“我劉賀,今天退了。 可你霍光,百年之后,史書怎么寫你? ”
這話一出,連霍光都愣了。說到霍光,必須提沈保平。 這位老戲骨一出場,氣場直接壓住全場。 他在《甄嬛傳》里演甄遠道,慈父形象深入人心;可在這兒,他演霍光,陰沉、狠辣、不怒自威。
有一場戲,他坐在書房,手下匯報說王衡還沒死,他頭都沒抬,只說了一句:“那就讓他死第二次。 ”聲音不大,可聽得人后背發(fā)涼。
還有陳姝君、陳雨濃、宮珣這幾個配角,也都不是擺設。 陳姝君演的宮女,表面柔弱,實則心機深沉,暗中為霍家傳遞消息;陳雨濃演的將軍,忠誠耿直,為了保護劉賀,硬是用身體擋了一箭;宮珣演的謀士,和王衡斗智斗勇,兩人下棋那場戲,一句話沒說,但火藥味十足。
再看制作。 這劇的服化道,是真的考究。 漢代的服飾、建筑、禮儀,都盡量還原。 王衡穿的那件深衣,袖口的紋樣都是參照出土文物設計的。 劉賀的冠冕,連珠子的數(shù)量都和史料對得上。 不是那種隨便租幾件戲服就開拍的糊弄劇。
打戲也干凈利落。 沒有慢鏡頭堆砌,也沒有“主角光環(huán)”護體。 一場夜襲戰(zhàn),王衡帶著幾十人突襲敵營,刀光劍影,血濺三尺。 有個小兵被砍倒了,臨死前還在喊:“護住大人! ”就這一句,比什么英雄獨白都動人。
音樂也加分。 主題曲是古琴配大鼓,前半段低沉壓抑,后半段突然炸起,像戰(zhàn)鼓擂動。 片尾曲是女聲獨唱,歌詞是“千年一夢,誰在等”,聽著聽著,人就愣住了。
今年很多古裝劇,問題就出在“飄”上。 主角動不動就喊“我要改變天下”,可連百姓吃什么都不知道。 感情線更是莫名其妙,兩個人見了三面就開始生死相許。
可《?;栊?》不一樣。 它承認歷史的沉重,也承認個人的渺小。 王衡想救劉賀,可救一次,代價是自己重傷;想救許平君,可還是晚了一步。 他不是神,他也會犯錯,也會無力??烧驗樗淮未问。忠淮未握酒饋?,觀眾才愿意跟著他走。
這劇的熱度破13000,不是偶然。你去看彈幕,很多人刷“這才是古裝劇該有的樣子”。 還有人說“終于不是傻白甜和霸道王爺了”。 更有人對比《慶余年2》,那部劇也火,但后期節(jié)奏拖沓,感情線喧賓奪主。 而《?;栊?》四集下來,沒一句廢話,沒一個廢鏡頭。
豆瓣還沒開分,但短評區(qū)已經(jīng)炸了。 有人說“年度最佳古裝劇預定”,有人說“比《九重紫》強十條街”。 就連一向毒舌的知乎,都有人發(fā)帖問:“為什么《?;栊?》能火? ”
答案其實很簡單,它尊重觀眾。它不把你當傻子,不給你喂糖水,不搞工業(yè)糖精。 它給你權謀、給你兄弟情、給你歷史的厚重感,也給你那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壯。
你去看那些爆款劇的共性,哪一部不是這樣?《慶余年》火,是因為它把穿越、權謀、武俠、喜劇全揉在一起,還寫出了范閑和范建的父子情;《蒼蘭訣》火,是因為它把仙俠拍出了人味;《知否》火,是因為它講的是宅斗,可背后是女性的生存困境。
而《?;栊?》呢? 它講的是穿越,可核心是“人能不能改變命運”。王衡想救劉賀,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他能擋得住嗎?劉賀想做個好皇帝,可朝中權臣環(huán)伺,他斗得過嗎?他們兩個,一個來自現(xiàn)代,一個生于亂世,憑什么相信彼此?
這些問題,劇里沒給你標準答案。 但它讓你一直看下去,看到第五集,看到第十集,看到最后。這就是好劇的力量?,F(xiàn)在回頭看,今年古裝劇之所以沉寂,不是觀眾不愛看了,是劇太讓人失望。 套路化、臉譜化、感情線強行加戲,觀眾早看膩了。
可《海昏行2》一出來,大家才發(fā)現(xiàn),不是古裝劇不行了,是好劇太少了。它不靠流量明星堆熱度,不靠營銷炒話題,就靠扎實的劇本、在線的演技、緊湊的節(jié)奏,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
你說,這樣的劇,能不火嗎?你要是還沒看,建議今晚就打開。 四集,兩小時,看完你就會懂,為什么這么多人說:“終于又有能看的古裝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