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苦難中扎根,在活著中綻放——《活著》觀后感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碑?dāng)福貴牽著老牛,在田埂上緩緩走過,用沙啞的嗓音念叨著這句話時,張藝謀執(zhí)導(dǎo)的《活著》,以近乎殘酷的真實,將一個普通人在時代洪流中的生存史詩,鋪展在觀眾眼前。這部改編自余華同名小說的影片,以福貴的一生為主線,在接連不斷的苦難與失去中,藏著對“活著”本質(zhì)的深刻叩問,讓我們在沉重的敘事里讀懂:活著,從來不是對命運的妥協(xié),而是在絕境中依然選擇向陽而生的勇氣。
影片的開篇,福貴是個游手好閑的富家少爺。他嗜賭如命,將父親留下的家產(chǎn)揮霍一空,最終輸?shù)袅俗嬲?,氣死了父親,逼得懷孕的妻子家珍帶著女兒鳳霞回了娘家。從錦衣玉食到一貧如洗,福貴的人生第一次摔入谷底。但這場“破產(chǎn)”,卻成了他蛻變的開端——他不再是那個不諳世事的少爺,開始學(xué)著扛活、種地,用汗水養(yǎng)活自己。當(dāng)家珍帶著孩子回到他身邊,一家人擠在破舊的茅草屋里,福貴第一次體會到“責(zé)任”的重量:活著,不再是為了自己的享樂,而是為了讓家人有飯吃、有地方住。
然而,命運的考驗才剛剛開始。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福貴被抓壯丁,在戰(zhàn)場上九死一生,靠著對家人的思念才活了下來。回到家時,女兒鳳霞因一場高燒失聰失語,兒子有慶也已長大。本以為能安穩(wěn)度日,可苦難卻接踵而至:為了給縣長的妻子獻血,有慶被醫(yī)生抽干了血,猝然離世;鳳霞好不容易嫁給忠厚的二喜,卻在生產(chǎn)時因大出血去世,留下剛出生的兒子“饅頭”;沒過多久,家珍也因長期勞累與悲傷,撒手人寰;最后,二喜在工地干活時被水泥板砸中,也離開了人世。短短幾年,福貴相繼失去了父母、兒女、妻子、女婿,身邊只剩下年幼的孫子饅頭和一頭老牛。
影片中,每一次失去都來得猝不及防,卻又帶著時代的烙印。有慶的死,暴露了那個年代權(quán)力對生命的漠視;鳳霞的悲劇,折射出醫(yī)療條件的落后與女性命運的脆弱;二喜的離世,印證了底層勞動者在生存壓力下的渺小。福貴就像被命運反復(fù)捶打的石子,從最初的痛苦嘶吼,到后來的沉默隱忍,他沒有被苦難擊垮,反而在一次次失去中,學(xué)會了與生活和解。當(dāng)他給老牛取名“福貴”,牽著它在田里耕作,對著老牛念叨著家人的名字時,那份看似悲涼的場景,卻藏著最堅韌的生命力——他把對家人的思念,化作了好好活著的動力;把命運的不公,變成了珍惜當(dāng)下的理由。
福貴的“活著”,從來不是轟轟烈烈的抗?fàn)帲羌毸L流的堅守。他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也沒有沉溺于過去的痛苦,而是踏踏實實地過好每一天:清晨牽著老牛下地,傍晚帶著饅頭回家,閑暇時給饅頭講過去的故事,把家人的過往,一點點傳遞給下一代。他用自己的方式,讓逝去的親人以“記憶”的形式繼續(xù)“活著”;用自己的堅守,讓“活著”本身,成為一種對抗苦難的力量。影片中,有一個令人心酸又溫暖的場景:福貴牽著老牛,饅頭跟在身邊,祖孫倆在田埂上走著,福貴嘴里念叨著“家珍、鳳霞、有慶、二喜,咱們回家吃飯了”,仿佛家人都還在身邊。這一刻,苦難仿佛被撫平,只剩下“活著”本身的平靜與安寧。
《活著》之所以能成為經(jīng)典,不僅在于它真實還原了一個時代的苦難,更在于它深入挖掘了“活著”的本質(zhì)。影片中的福貴,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改變命運的能力,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小人物,在時代的浪潮中隨波逐流,卻始終沒有放棄“活著”的信念。他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活著,不是為了追求功名利祿,也不是為了對抗命運的不公,而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選擇熱愛生活;是在失去一切后,依然能找到繼續(xù)前行的理由。正如福貴所說,活著本身,就是最大的意義。
影片的鏡頭語言,也為“活著”的主題增添了厚重感。昏黃的色調(diào)、搖晃的鏡頭,勾勒出那個年代的壓抑與動蕩;簡陋的茅草屋、貧瘠的土地,映襯著福貴一家的艱難處境;而偶爾出現(xiàn)的溫暖細節(jié)——家珍縫補的衣服、鳳霞純真的笑容、饅頭稚嫩的臉龐,又為沉重的敘事注入了一絲暖意。這些畫面交織在一起,讓觀眾既能感受到苦難的殘酷,也能體會到“活著”的韌性。
在這個充滿焦慮與浮躁的時代,《活著》依然具有強大的現(xiàn)實意義。它讓我們反思:當(dāng)我們?yōu)樯钪械男∈聼罆r,當(dāng)我們因一時的挫折而退縮時,是否忘記了“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幸運?福貴的一生,經(jīng)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苦難,卻依然能笑著面對生活,這份堅韌,足以讓每個身處順境的人警醒。它提醒我們,要珍惜當(dāng)下所擁有的一切,要學(xué)會在困境中保持希望,因為只有活著,才有機會遇見更好的明天。
影片的結(jié)尾,福貴牽著老牛,帶著饅頭,在夕陽下慢慢走著。田埂兩旁的莊稼隨風(fēng)搖曳,遠處的村莊升起裊裊炊煙。沒有轟轟烈烈的結(jié)局,只有平凡而平靜的日常。但正是這份平靜,卻比任何激烈的抗?fàn)幎几辛α俊嬖V我們,苦難或許會奪走我們的親人、財富、健康,卻無法奪走我們“活著”的勇氣。只要還能呼吸,還能勞作,還能陪伴身邊的人,生活就有意義,“活著”就值得被珍視。
《活著》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也讓我們讀懂了“活著”的真諦。它不是一部鼓勵我們向苦難低頭的影片,而是一部教會我們在苦難中扎根、在活著中綻放的作品。愿我們都能像福貴一樣,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能守住“活著”的信念,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屬于自己的堅韌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