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許昌破紀錄暴雨#
雨之履
作者:蘭臺青史
天未亮時,窗外的天色便灰蒙蒙的,天氣預報言之鑿鑿,道是大雨將至。我躊躇片刻,終于從鞋柜深處翻出那雙久未上腳的拖鞋,又將運動鞋用膠帶細細纏了,裝入布袋。這般行徑,頗似古人出征前的整裝,只不過敵人是那未至之雨。
拖鞋踏在清晨的街道上,發(fā)出“啪嗒啪嗒”的聲響,竟與往日的步調大不相同。往常穿運動鞋時,步子急而快,生怕誤了時辰;如今穿了拖鞋,反倒生出幾分閑適,不自覺地慢了下來。雨水雖未至,但空氣中已彌漫著潮濕的氣息,混著泥土的味道,倒叫人相信大雨真的會來。
到了辦公室,解開膠帶,取出運動鞋換上,整個過程竟如某種儀式。膠帶撕下時的刺啦聲在安靜的早晨格外清晰,引得鄰座抬頭看了一眼,嘴角似有笑意。我亦報以一笑,心想這防備雨水的舉措,未免太過鄭重其事。
不料方才坐定,便見一女老師趿著拖鞋進來,神色間頗有幾分窘迫。問之,方知她亦信了天氣預報,索性只穿拖鞋而來,卻未曾帶替換的鞋履。她低聲抱怨道:“若知如此,何必當初?”又慶幸今日無見領導之務,否則這般裝束,難免要受批評。
我們相視而笑,笑這天氣預報的不可靠,笑這過度防備的反成笑料。然而細想來,又何嘗不是現(xiàn)代人的困境?我們依賴預報,如同古人占卜,只不過工具從龜甲蓍草換作了衛(wèi)星云圖。而鞋之換與不換,竟成了每日都要做的小小題決。
雨終是沒有下。午時太陽甚至從云層中探出頭來,將辦公室照得亮堂。那女老師的拖鞋在光線下顯得格外突?!鞘且浑p鮮紅色的塑料拖鞋,與辦公室嚴肅的氣氛格格不入。她不時低頭看看自己的腳,似乎那不只是拖鞋,而是什么見不得人的物事。
我想,鞋之于人,原是最實用的物件,不知何時竟被賦予了諸多額外意義。運動鞋代表活力,皮鞋代表正式,拖鞋則無疑是休閑乃至懶散的象征。我們?yōu)椴煌膱龊线x擇不同的鞋,如同選擇不同的面具。而一場未至之雨,就讓我們露出了原本不想示人的那一面。
下班時分,天空依然干燥。我拎著那雙用膠帶精心包裹的運動鞋走出大樓,忽然覺得早上的行為有些可笑。但轉念一想,若真下了大雨,此刻得意的就該是我了。人生許多準備皆如是,備而不用總覺得多余,需要用而未備時卻又追悔莫及。
街上有孩童穿著雨鞋踩水玩,他們的母親在一旁笑著搖頭。明明無雨,卻穿雨鞋,在孩子看來是天經(jīng)地義之事,在成人眼中卻成了古怪行為。我們長大了,失去了為一場可能不來的雨而穿上雨鞋的勇氣,也失去了穿著拖鞋坦然走在辦公室的灑脫。
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雨下不下,卻無人能絕對知曉。我們所能做的,不過是在預報有雨時帶上傘,穿上不怕水的鞋,然后坦然面對每一個或晴或雨的日子。
歸途上,我的運動鞋踏在干燥的地面上,發(fā)出堅實的聲響。而辦公室那位女老師的紅色拖鞋,想必也踏出了她自己獨有的節(jié)奏。雨雖未至,但我們都已經(jīng)走過了這個可能下雨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