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絮語(散文詩)
河南靈寶 彭艷梅

秋
天空湛藍,秋風送爽。
又是一個美好的季節(jié),這個季節(jié)有原野,有流云,有游走的風,有風里漫步的人。
原野上,一望無垠的綠,玉米挺立,油葵垂首,在風里儲藏收獲,醞釀希望。
空中的云,擁有太多的幸福,形狀變幻莫測,自由切換,腳步天馬行空,來去自如。
這個時節(jié)的風,溫柔又調(diào)皮,吹過山路,吹過樹梢,吹得湖面陣陣漣漪,吹得水邊蒹葭蒼蒼,吹得蘆葉沙沙作響,吹得佳人裙袂飛揚。
秋天啊,讓一無所有的人,也可以剎那擁有最美的心情。
白 露
霜從今夜白,夜自此夜涼。
季節(jié)穿過春,穿過夏,暑去秋來,迎來一個美好的節(jié)氣——白露。
山河向晚,人間半秋。清風白露,年歲無憂。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從《詩經(jīng)》開始,就有了白露的身影。
時光如梭,千年的指尖,落下一地詩意。
李白遇見白露:“玉蟾離海上,白露濕花時。”
杜甫感慨白露:“庭前有白露,暗滿菊花團?!?/span>
白居易揮筆寫下:“清風吹枕席,白露濕衣裳?!?/span>
1082年,蘇軾在這一天寫下《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943年過去,那句:“惟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竭,用之不竭,為你我之所共適”仍在耳邊回響。
時光一不小心,就到了二0二五七月十六。
秋風起,夜微涼,愿君無恙,愿歲安長。
致敬老師
九月,誰在播種,誰在耕耘,誰在收獲?
九月,徐徐推開時光的大門,讓我想起美好的時光,美好的成長,美好的人。
波光粼粼的記憶之湖,倒映著歲月的明月,映照著一路的沉默與堅持。冬日的清晨,在黑燈瞎火的教室門口,我們大聲背誦著《林海雪原》;
周末,用稚嫩的筆觸仿寫出的第一篇作文《拾糞》;聽王占奎老師抑揚頓挫地講著“膾炙人口”的語文課;在龍年寫出第一首小詩《騰飛吧,巨龍》;
讀著阿萍的獲獎作文:“斗轉(zhuǎn)星移”;沉醉于任杰老師的語文課和作文課,認真地寫下每一次作文;還有馬澤民老師和楊老師的古文課,徐博敏老師講解的《道德經(jīng)》,何戰(zhàn)軍講解的《詩旅靈寶》,康文傾老師講解的《論語》,老師們講得娓娓動聽,學生們聽得如癡如醉。
于是,沿著鄉(xiāng)間的小路,背著父母的叮嚀,走向有風的日子,詩意的天地。
不必記得一路的風塵,路途的坎坷,只感恩那么多優(yōu)秀的老師,如高懸的明月,照亮我的來路和未來。
致敬老師,在九月,在教師節(jié)前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