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二十度的心跳
#創(chuàng)作挑戰(zhàn)賽十期#
1.冷庫門的“意外”
凌晨四點,“小丫手工包點”的后廚亮著燈,陳秀華哈出一口白氣,搓了搓凍得發(fā)僵的手。冷庫是店里的“心臟”,存放著清晨要賣的包點、凍餃,溫度常年維持在零下二十度。
她今天想提前清點庫存,便推開了那扇厚重的金屬門。冷氣“嗡”地撲出來,帶著冰碴子的味道。陳秀華習(xí)慣性地檢查了一下——門縫嚴絲合縫,這樣才不會讓冷氣跑出去融化頂部的積冰、打濕包裝箱。她順手把大門完全閉合,卻沒留意內(nèi)側(cè)門把手的頂針,因前幾天下雨受潮,已隱隱有些卡滯。
冷庫內(nèi),貨架上整整齊齊碼著速凍包子、饅頭,角落堆著一箱三十斤重的凍餃子,白蒙蒙的霧氣在冷光燈下緩緩浮動,像一片寂靜的冰原。陳秀華對照著清單,一個個貨架核對。她沒戴手套,手很快被凍得又麻又疼,可一想到“快點弄完,女兒們早上能吃到熱乎的包子”,便耐著性子繼續(xù)。
等她清點完最后一箱貨物,轉(zhuǎn)身想出去時,麻煩來了。內(nèi)側(cè)的門把手,她怎么扳都紋絲不動,仿佛被焊死在那里。
“糟了!”陳秀華心里“咯噔”一下,冷汗瞬間冒了出來。更讓她心慌的是,手機落在外面的操作臺上,而這扇厚重的冷庫門,像一堵隔絕生死的墻,把她的呼救聲擋得嚴嚴實實。
2.冰封的絕望
冷庫的溫度指針,牢牢釘在“-20℃”。陳秀華只穿了件單薄的衣服,沒一會兒,寒氣就像無數(shù)根細針,往骨頭縫里鉆。她牙齒開始打顫,“咯咯”的聲音在寂靜的冷庫里格外清晰。
“有人嗎?開門!”她拍打著門板,聲音悶得像敲在棉花上,連自己都覺得微弱。她慌了,使勁扭動把手,可門依舊紋絲不動。
“不能慌?!标愋闳A攥緊拳頭給自己打氣。她想起角落那箱三十斤的凍餃子,咬著牙把箱子抱起來,用盡全力往門板上撞?!斑旬?dāng)——”箱子撞裂了,餃子散落一地,門卻只晃了晃,像在無聲地嘲諷。
絕望像冷庫的寒氣,一點點漫上來,要把她整個兒吞噬。她撿起地上的拖鞋,開始有節(jié)奏地拍打門板,一秒一下,不敢快也不敢慢——她得讓外面的人能聽清,哪怕只有一絲希望。
“小女兒才5歲,大女兒下周要考試……孩子們不能沒有媽媽?!彼哉Z,眼淚涌上來,瞬間就被凍在睫毛上,變成冰涼的霜。意識開始模糊,身體越來越沉,仿佛要和這片冰封的冷寂融為一體。
3.那聲穿透寒冬的“砰”
早上七點,天剛蒙蒙亮。劉旭騎著電動車,載著最后一單早餐,拐進了園區(qū)。他是“餓了么”潤澤園站點的外賣小哥,在這里干了四年多,對周邊的聲響熟得不能再熟。
寒風(fēng)像刀子刮在臉上,劉旭縮了縮脖子,正準(zhǔn)備按“彤小丫”的門鈴,一陣微弱卻規(guī)律的“砰!砰!砰!”聲,飄進了他的耳朵。不像裝修的電鉆聲,也不像機器運轉(zhuǎn)的轟鳴,倒像是……有人在求救?
劉旭皺起眉,停下動作,側(cè)耳細聽。那聲音很輕,被風(fēng)吹得斷斷續(xù)續(xù),帶著一種瀕死的急切?!皦牧?,肯定有人被困了!”他心里一緊沒多想,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快步走去。
他先到了“小丫”店里,燈亮著,卻空無一人。再豎起耳朵,聲音是從后屋傳來的!劉旭迅速繞到店后,一眼就看到了那扇緊閉的冷庫門。他把耳朵貼上去,心臟猛地一縮——里面果然隱約有“救命”的氣音!
“里面的人別慌,我這就救你出來!”劉旭大喊一聲,給里面的人打氣,同時抓住外側(cè)門把手使勁扳。冷庫門的鎖扣因低溫和受潮格外緊澀,他用了全身力氣,手上的青筋都暴起來了?!斑旬?dāng)”一聲,鎖扣終于松動,門被拉開一道縫。
一股刺骨的寒氣噴涌而出,劉旭打了個寒顫,卻立刻看清了門內(nèi)的景象:一個女人蜷縮在門邊,臉色慘白,嘴唇凍得發(fā)紫,頭發(fā)上甚至結(jié)了層薄霜?!敖?!能聽到我說話嗎?”劉旭沖進去,蹲在她身邊。
陳秀華艱難地掀開眼皮,看到一個穿著藍色外賣服的身影,像一道光刺破了無邊的黑暗與寒冷。眼淚瞬間涌了出來,她張了張嘴,卻發(fā)不出完整的聲音,只能用眼神傳遞著絕望與求生的渴望。
“堅持??!我?guī)愠鋈?!”劉旭脫下自己厚重的外賣棉服,裹在陳秀華身上,然后費力地把她架起來。陳秀華的身體重得像塊冰,渾身僵硬,劉旭能感覺到她微弱的顫抖——那是生命與嚴寒對抗的最后掙扎。
他半拖半抱,終于把陳秀華弄出了冷庫,扶到外賣站點的椅子上。又趕緊找了熱水和毯子,手忙腳亂地給她蓋上、遞水。
陳秀華喝了幾口熱水,凍僵的身體終于有了一絲暖意,意識也清醒了些??粗矍斑@個氣喘吁吁、滿臉關(guān)切的年輕小哥,她哽咽著說:“謝……謝謝你……要是沒有你……”
4. 暖陽下的謝意與新生
陳秀華在醫(yī)院住了三天才徹底緩過來。醫(yī)生說,再晚十幾分鐘,后果不堪設(shè)想。躺在病床上,每當(dāng)想起冷庫里那種被冰封的絕望,她就忍不住發(fā)抖,而劉旭那張帶著汗水和急切的臉,卻愈發(fā)清晰地浮現(xiàn)在眼前。
出院那天,長沙的陽光很好,暖融融地灑在身上。陳秀華特意買了一大束向日葵,又定制了一面“城市騎士,救命恩人”的錦旗,輾轉(zhuǎn)找到了劉旭所在的外賣站點。
劉旭正在給電動車充電,看到陳秀華,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姐,你身體好啦?”
“全好了!”陳秀華把向日葵遞到他懷里,又展開錦旗,“小劉,真的太謝謝你了!你是我的救命恩人,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金燦燦的向日葵在陽光下格外耀眼,錦旗上的字也燙得人心頭發(fā)熱。劉旭的臉一下子紅了,連連擺手:“姐,你太客氣了,換成其他小哥,聽到了也會這么做的。”
站點站長在一旁笑著補充:“劉旭平時就熱心腸,這次真是干了件大好事!”
陳秀華搖搖頭,眼眶又熱了:“不,你就是我的英雄。在冷庫里,我真以為自己撐不下去了,是你把我從死神手里拉回來的?!彼f著,拿出一個紅包要塞給劉旭。
劉旭趕緊后退一步,把紅包推了回去:“姐,錢我不能要??吹侥愫煤玫?,比什么都強?!彼难凵窈苷嬲\,沒有絲毫猶豫。
陳秀華看著他布滿老繭卻干凈的手,看著他憨厚的笑容,心里涌上一股暖流。她握住劉旭的手,認真地說:“小劉,以后你就是我弟弟。有什么困難,一定要跟姐說?!?br>
劉旭用力點了點頭,眼睛也有些濕潤。他沒想到,一次偶然的救助,能換來這樣真摯的情誼。
5. 善意的漣漪
這件事很快在長沙的外賣圈和附近社區(qū)傳開了,劉旭成了大家口中的“暖心外賣小哥”。公司給他發(fā)了獎金,授予了“優(yōu)秀員工”稱號,還有不少媒體來采訪他。
劉旭依舊每天騎著電動車,穿梭在長沙的大街小巷,按時取餐、送餐。只是,他心里多了一份溫暖的牽掛。
劉旭每次經(jīng)過“小丫”店,會下意識看一眼那扇冷庫門,然后握緊車把,露出一個微笑。他知道那扇門背后曾有過絕望,卻也因為他的“多管閑事”,成了生命、善意與溫暖的故事開端。
城市很大,人海茫茫,可總有一些不期而遇的善意,照亮彼此的人生。劉旭和陳秀華,兩個原本毫無交集的人,因為一場意外的困境被善意連接在一起,又把這份善意傳遞給更多的人,讓這座城市涌動著溫暖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