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風(fēng)初起時
清晨的三明,空氣中夾雜著些許寒意,遠(yuǎn)處的山巒在晨霧中若隱若現(xiàn),仿佛一幅未干的水墨畫。我站在村口的石板路上,望著前方蜿蜒而上的山路,心中一陣激動。今天,我要和老朋友林遠(yuǎn)一起登象山。
“你真打算爬上去?”林遠(yuǎn)騎著一輛舊自行車停在我身邊,頭發(fā)被風(fēng)吹得有些凌亂。他穿著一件舊夾克,背著一個鼓鼓的登山包,眼神里透著懷疑。
“當(dāng)然,你不是說這山秋天最美嗎?”我笑著回應(yīng)。
他撓了撓頭,“那倒是,特別是從半山腰往下看,整個大田都盡收眼底?!?/p>
我們并肩踏上石階,腳下的落葉在腳下發(fā)出輕微的“沙沙”聲,仿佛山也在低聲訴說著它的故事。
二、山道上的回憶
走了大約二十分鐘,山勢逐漸陡峭,呼吸也變得急促。林遠(yuǎn)突然停了下來,指著路邊一塊刻著模糊字跡的石碑:“你還記得這個嗎?”
我湊近一看,依稀辨認(rèn)出幾個字:“為民修路,1983年立。”心頭一震,腦海中浮現(xiàn)出小時候父親帶我來象山的畫面。
“那時候我爸還在村里當(dāng)村支書,他說象山是咱們村的脊梁,不能讓它荒了?!蔽逸p聲說道。
林遠(yuǎn)點了點頭,“你爸說得對,那時候我們幾個孩子就在山下跑,你爸還教我們認(rèn)山上的樹,說什么叫‘松柏長青’?!?/p>
我笑了笑,卻有些哽咽。這些年,父親早已不在,而象山依舊矗立,仿佛從未改變。
“他要是知道你現(xiàn)在又來了,一定會很高興?!绷诌h(yuǎn)拍了拍我的肩膀。
我抬頭望向山的更高處,陽光透過枝葉灑下來,斑駁陸離。那一刻,我忽然覺得,山不僅是一種風(fēng)景,更是一種寄托。
三、登頂?shù)哪且豢?/p>
越往上走,風(fēng)越大,但視野也越開闊。終于,在一個多小時的攀爬后,我們站在了象山的山頂。
#不一樣的早秋漫游季#
眼前的景象讓我一時語塞——整個大田縣城像一幅鋪展開的畫卷,遠(yuǎn)處的田野在陽光下泛著金黃,幾條河流如銀帶般穿城而過。山風(fēng)吹來,帶著松針的清香和泥土的氣息。
“美吧?”林遠(yuǎn)靠在一塊大石頭上,臉上滿是得意。
我點點頭,心里卻涌起一陣復(fù)雜的情緒。這座山,承載了太多我童年的記憶,也見證了我父親的堅持與付出。如今站在這里,仿佛與過去有了一次久違的對話。
“有時候我會想,人這一生,到底能留下什么?”我低聲說道。
林遠(yuǎn)沉默了一會兒,說:“你爸留下的,不只是這座山的路,還有我們這些人的記憶?!?/p>
我望著遠(yuǎn)方,心中一陣釋然。是啊,有些東西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它們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
四、歸途中的感悟
下山的路上,我們走得輕松許多。林遠(yuǎn)哼著小時候常唱的歌謠,我則一邊走一邊回憶著父親帶我來山上的點點滴滴。
“你說,我們以后還能再來幾次?”林遠(yuǎn)忽然問道。
我笑了笑,“只要腿還走得動,就來。”
“那下次我?guī)暇?,咱們在山頂喝一杯?!?/p>
“好啊,等春天來的時候?!?/p>
山風(fēng)依舊吹拂,腳步依舊向前。象山,不只是一個風(fēng)景如畫的所在,更是我們心中的一座燈塔,照亮著我們對過去的懷念,也指引著我們對未來的期待。
五、山色依舊,人心如初
回到村里,已是傍晚。夕陽把整個村莊染成了金黃色,炊煙裊裊升起,空氣中飄來飯菜的香氣。
我站在村口,望著象山的方向,心中滿是寧靜。
林遠(yuǎn)拍了拍我的肩,“走吧,回家吃飯?!?/p>
我點點頭,邁步向前。身后,象山依舊巍峨,像一個沉默的守望者,見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與變遷。
三明大田象山,秋冬登山賞景,視野開闊。而真正開闊的,是我們心中那份對過往的銘記與對未來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