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假期追劇的人可真有福了。
央視一臺接一臺地放好戲。
前頭剛播完《生萬物》,接著是《歸隊》。
現(xiàn)在輪到《灼灼韶華》上場了。
一開播收視就沖到2.8,勢頭挺猛。
大家都說,這劇有潛力。
導(dǎo)演余丁之前拍過《雞毛飛上天》。
那部劇講的是普通人怎么在時代里掙扎向上。
口碑特別好,還拿過獎。
這次他拍《灼灼韶華》,節(jié)奏依舊穩(wěn)。
幾分鐘就把人拉進去了。
沒廢話,直接進故事。
編劇蘇曉苑也是熟面孔了。
她寫過《那年花開月正圓》。
對女性命運的刻畫,一向細(xì)膩。
這次她把背景放在民國。
主角是個叫褚韶華的女人。
不靠男人,自己闖商路。
演員陣容也挺扎實。
演過《人世間》《幸福到萬家》的老戲骨都來了。
一看就是奔著品質(zhì)去的。
熱依扎演女主,真的亮眼。
一個眼神就能讓你知道她在想什么。
被逼嫁老頭?她反手就把嫂子“推出去”。
面對土匪那段更絕。
一開始嚇得發(fā)抖,手都在抖。
摸到槍以后,慢慢冷靜下來,反制對方。
整套動作行云流水。
你能看出這個女人,骨子里不怕事。
以后做生意、斗人心,都有底氣。
而且劇情也不走老套路。
以前民國劇,女人總是在等救贖。
這部不一樣。
女人之間還能互相撐腰。
弟媳挨打,她鼓勵人家反抗。
糖被婆婆偷了,她也沒翻臉。
這種細(xì)節(jié)看著小,其實暖心。
原來女性之間的關(guān)系,可以不只是爭斗。
也可以是彼此照亮。
前幾集節(jié)奏特別快。
嫁人、遇險、展能力,全擠在一起。
你稍微走個神,可能就錯過關(guān)鍵點。
但看得正也來了。
有兩個角色,讓不少人出戲。
一個是柴碧云演的康二妞。
她在青樓那場戲,本來該很揪心。
結(jié)果表情太用力,瞪眼大喊,像在吼臺詞。
重逢時本該復(fù)雜情緒上臉。
可她的反應(yīng)像是突然炸了。
觀眾反而不知道該心疼還是該皺眉。
另一個是李勤勤演的婆婆。
設(shè)定是個精明強勢的大家長。
可演出來有點偏了。
走路晃、說話尖、五官亂動。
不是威嚴(yán),倒像在搶鏡頭。
廚房偷糖那段,動作太大,不像生活,像舞臺劇。
有人拿她和別的劇里演婆婆的對比。
比如遲蓬那種不動聲色的壓迫感。
相比之下,這兒就顯得浮了。
可誰看劇不帶點個人口味呢。
你覺得尷尬的地方,別人可能覺得合理。
你覺得精彩,也可能有人無感。
演技這事,真沒法統(tǒng)一打分。
就像吃飯,有人愛吃辣,有人喜歡清淡。
各人有各人的習(xí)慣。
但整體來《灼灼韶華》還是值得看的。
熱依扎的狀態(tài)在線,丁勇岱幾句對話就立住人物。
故事有勁,節(jié)奏利落。
哪怕有些地方不夠完美。
也不妨礙它講了一個不一樣的女性故事。
我們總希望看到更多元的角色。
不是只會哭的女人,也不是全能超人。
而是會怕、會痛,但也能站起來往前走的人。
看這樣的劇,多少能讓人心里添點力氣。
日子不容易,但總有人在努力活著。
你看完了,也許會覺得自己也能再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