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韶華這一波操作!這姐們兒可不是一般人,她拒絕夏元那會兒,好多人都覺得她傻——“大樹底下好乘涼”這道理誰不懂???但褚韶華心里門兒清:她壓根不是要去別人樹下躲雨,她是想自己種出一片森林來!
其實說實話,夏元開的條件真是沒得挑。三倍價錢收她剛開張的藥鋪,還給她高薪加分紅的職位,讓她直接管祁縣這塊的生意——這哪是招伙計啊,這簡直是請菩薩。換了別人,恐怕連夜簽字生怕老板反悔。但褚韶華不,她心里揣著更大的一盤棋。她不是不想要安穩(wěn),但她更想要的是“拿回屬于自己的東西”。她丈夫和公公那條命不能白丟,被小叔子陳二順和婆婆聯(lián)手搶走的家產,她得親手奪回來!
你想想,要是她真進了守元藥鋪,成了夏元手下的掌柜,那她跟陳家的生意可就徹底撇清了關系。到時候她再想去爭回丈夫那份產業(yè),人家一句“你都外姓人了還管啥陳家事”就能把她懟回去。褚韶華才不干這傻事!她偏偏就要把水攪渾,把自己的“華順藥鋪”和陳家老生意攪和在一起——你不是想搶我的嗎?來啊,看最后誰搶得過誰!
她這藥鋪名字起得就很有深意——“華順”,取自她名字里的“華”和丈夫大順的“順”。但她偏偏把“華”放前頭,這就是她的態(tài)度:我褚韶華要頂在前頭,撐起這個家,也奪回這個家!她不僅要掙錢,還要爭一口氣。那些覺得寡婦好欺負、女人沒本事的人,她偏要打他們的臉!
而對陳二順的反擊,褚韶華玩的是陽謀——她根本不用偷偷摸摸搞小動作,她就明著來:我把生意做大做強,做到你眼紅,做到你忍不住自己送上門來找茬!她算準了陳二順根本守不住家業(yè)。果然,沒過多久,這位小叔子就把家里生意虧得七七八八,還打起了華順藥鋪的主意。
這時候,褚韶華的優(yōu)勢就顯出來了——她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她身后站著“利益”這兩個大字。當初支持陳二順排擠她的那些股東們,為啥支持二順?還不是圖個安穩(wěn)怕賠錢!現(xiàn)在眼看著二順是個敗家子,而褚韶華卻能把藥鋪經(jīng)營得風生水起,這些人精能不知道該怎么選?什么“男尊女卑”、“外姓不插手”,在真金白銀面前都是屁話!誰能讓大家賺錢,誰就是爺!
褚韶華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她不怕陳二順來搶,就怕他不來。他越折騰,越顯得他無能;他越貪心,越讓股東們失望。而褚韶華呢?她穩(wěn)穩(wěn)地做她的生意,該進貨進貨,該賣藥賣藥,該給藥農公道價就給公道價——名聲攢下了,錢也賺到了。這才是最高明的反擊:你不用親手把他推下坑,你只要看著他用自己的鏟子把自己埋了就行。
而且她這一手,不僅是為了報復,更是為了爭個公道。她丈夫用命換來的家產,不該被那群沒底線的人吞掉;她婆婆和妯娌為了討好陳二順而欺負她孤兒寡母,這口氣也不能咽。但她不哭不鬧不上吊,她就用實力說話:你們不是覺得女人不行嗎?我偏要行給你們看;你們不是想占我便宜嗎?我設個局請君入甕,看最后誰占誰便宜!
說實話,這種反擊方式特別正能量——它不是耍陰招使絆子,而是憑真本事、真頭腦,在規(guī)則內把局面扳回來。褚韶華從來沒想過去害人,她只是想拿回屬于自己的東西,并且保護好自己的女兒。她敢典當首飾去收藥材,敢跟銀號貸款玩杠桿,敢拒絕夏元那么好的offer——這一切不是因為她是“爽文女主”,而是因為她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且愿意為之承擔風險。
最后啊,這場反擊其實早就超越了“報仇”的層次。褚韶華是在爭取一個公平:女人也能做生意,寡婦也能撐起一片天,沒人能隨便欺負一個認真努力的人。她贏了,不只是贏回家產,更是贏得尊嚴——這才是最解氣、最光明正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