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后,學校門口的杜鵑花
(白族)高原之子
秋雨初霽,天空澄碧如洗,校門口長條形花壇里的那幾叢杜鵑花,經(jīng)過了雨水的潤澤,愈發(fā)紅得奪目。花瓣上滾動著晶瑩的水珠,陽光穿過,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宛如無數(shù)微小的虹霓棲息在花間。微風過處,水珠簌簌而下,恰似杜鵑啼血時落下的淚,卻又比淚更明亮,更充滿生機。
這紅色,不是春日那種嬌嫩欲滴的紅,亦非夏日熾熱張揚的紅。秋日的杜鵑花紅得深沉,紅得堅韌,像是經(jīng)歷了季節(jié)更迭后沉淀下來的生命本色。它不招搖,卻自有力量,在漸涼的秋風里站成一道溫暖的風景。路過的人們不免要駐足,仿佛被這紅色攝去了心神,一時間竟忘了前行。
我想起春日里初見這幾叢杜鵑花時的模樣。那時它們開得正盛,一團團,一簇簇,熱鬧非凡。蜜蜂嗡嗡的圍著它們轉(zhuǎn),學生們嬉笑著在花前合影。如今的它們卸去了那身喧囂,枝葉間隱約可見此許凋零的痕跡。但剩下的花朵卻開得更加認真,每一瓣都舒展到極致,仿佛要在凋零前將生命之美演繹到頂點。
雨后的泥土散發(fā)出特有的清香,混著杜鵑花淡淡的芬芳,在空氣中織成一張無形的網(wǎng),網(wǎng)住了時光,網(wǎng)住了記憶。記得去年此時,也是秋雨過后,我看到一個女生獨自站在花前良久,忽然伸手輕輕觸碰花瓣,嘴角揚起了微笑。那微笑里有什么呢?是對美的贊嘆,還是想起了某個人、某件事?杜鵑花不語,只是靜靜地紅著,默默地見證著無數(shù)這樣的瞬間。

這幾叢杜鵑應該已栽種多年,它的根須早已深深扎在這片土地之下。它聽過學生們晨讀的瑯瑯書聲,看過放學之后學生們匆匆歸去的背影,見證過畢業(yè)季學生們的歡笑和淚水。年復一年,它開著紅色的花,春也如此,秋也如此,仿佛在固執(zhí)地證明著什么。是證明美可以超越季節(jié),還是證明生命可以在不同的時節(jié)以不同的方式綻放。
花開花落本是常事,但秋日雨后的杜鵑花卻格外讓人感動。它不像春花那樣理所當然地美麗,而是在萬物開始凋零之時,依然堅持著綻放的權(quán)利。這種堅持不是抗爭,而是一種從容的確認——確認生命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光彩。那些經(jīng)過夏日酷暑考驗的枝葉,反而托舉出了更深刻的花朵。
夕陽西下時,杜鵑花的紅色染上了金邊,遠遠望去如同一簇簇跳動的火焰。這火焰不灼人,只溫暖;不猛烈,卻持久。它點燃了秋日的寂寥,也點燃了觀賞者內(nèi)心的某種希冀。原來,美從來不需要刻意去尋找,它就在我們每天經(jīng)過的路旁,在最平凡的角落,靜靜地完成自己。
明日或許又會有風雨,但這些花朵已經(jīng)學會了在雨水中保持自己的姿態(tài)。它們紅給天空看,紅給大地看,紅給所有愿意駐足的人看。而我知道,即使花瓣凋落成泥,那紅色也不會真正消失——它已經(jīng)烙印在了秋日的記憶里,等待著下一個雨季過后,再一次驚艷時光。
——於昆明安寧市
(圖片拍于昆鋼實驗學校大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