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最怕的不是孩子不孝,也不是朋友疏遠(yuǎn),而是夜深人靜時,伸手一摸,枕邊空空,沒有人和你說一句:“別怕,我在?!?
年輕時常覺得夫妻不過是柴米油鹽,吵吵鬧鬧,也能過日子。
可走過半生才明白:
真正能在病床前守住你的人,不是子女,不是朋友,
而是日日相伴的老伴。
01
沒有老伴,家是空的
多少老人,在子女成家立業(yè)之后,才發(fā)現(xiàn)熱鬧的家,慢慢變成了空巢。
——節(jié)日時,一個人看電視;
——夜半時,一個人聽風(fēng)雨。
柳永在《尾犯·夜雨滴空階》中寫道:“夜雨滴空階,孤館夢回,情緒蕭索。”
孤館難眠,雨聲滴答,這就是無伴的寂寞。
錢再多,房子再大,
若無人相伴,也只是冷清的空殼。
02
失伴的痛,比孤獨更深
蘇軾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亡妻已逝十年,他仍在夢里與她相見。
那份痛,穿透千年,依舊讓人淚目。
人到老年,誰都怕走到這一步。
屋里還擺著兩雙拖鞋,卻只剩一雙有人穿;
飯桌上還放著兩副碗筷,卻只剩一副有人用。
那才是真正的空落。
所以,老伴在世時,每一次陪伴,都該珍惜。
吵過、怨過、氣過,但終究還是要在身邊,
因為一旦失去,再想喚一聲“你”,
也只能在夢里。
...................
................
03
在伴的暖,比誓言更久
元稹在《離思》中寫道:“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一生一人,至死不渝。
這是古人對伴侶的深情,也是今人對老伴的寫照。
杜甫亦在《贈衛(wèi)八處士》中嘆:“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可若得一人,從青絲到白發(fā),日日相見、夜夜同眠,何其有幸。
老來真正的幸福,不是金銀滿屋,
而是醒來時有人遞上一杯熱水;
生病時有人守在床前;夜深時有人陪你聽風(fēng)雨。
出門時有人叮囑“早點回來”;歸家時有一盞燈為你而亮。
少年夫妻,老來相守,這才是最長情的守護(hù)。
這才是生命最后的溫暖。
04
今日寄詩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宋·蘇軾《江城子》
愿我們都能在有生之年,少些抱怨,多些珍惜;少些冷漠,多些相伴。
把一首詩讀給老伴聽,煮一壺茶與老伴共飲,
讓平凡的日子,成為最長久的福氣。
納蘭性德說:“賭書消得潑茶香,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
愿你我,都不負(fù)眼前人,不負(fù)相伴時光,
從少年到暮年,從青絲到白頭,
一生一世,一雙人。
*作者:詩詞君。文章首發(fā)于詩詞天地,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授權(quán),編輯: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