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上周我看《歸隊》大結局那會兒,彈幕直接炸成煙花,滿屏飄著“這都能洗白? ”“編劇瘋了吧? ”我手一抖暫停鍵按下去,腦子里突然蹦出采訪過的一位95歲抗聯(lián)老戰(zhàn)士說的話:“當年真有人拿鬼子情報換命,我們管他叫‘帶路黨’,不叫同志。 ”那一刻我懂了——讓最該死的人活著,才是對戰(zhàn)爭最冷的注解。
肖鐵林,這名字聽著就一股子市井氣,一輩子沒娶老婆,不是斷情絕愛,是怕半夜有人喊“爹”。 你說這人多精??? 他把湯德遠當“人肉保險”,拜把子那天香都敬了,轉頭就能問一句:“兄弟,當年你娘下葬的棺材錢誰出的? ”一句話就把人釘在恥辱柱上,湯德遠從此乖乖當槍使。 這不是兄弟情,這是舊社會的經(jīng)典PUA話術,現(xiàn)在掃黑除惡卷宗里還能翻到同款:“我替你平過事,現(xiàn)在輪到你平我。 ”
這人撈錢也是一絕。 哈爾濱冬天結霜,警察局庶務科的油水比那霜還厚實。 他走私貂皮、鴉片、盤尼西林,全塞進日本軍用卡車,車門一關,憲兵隊笑稱“肖桑是帝國后勤編外人員”。 他心里小算盤打得噼啪響:“等你們戰(zhàn)敗了,我兜里這幾條小黃魚就是投名狀。 ”這話放今天,翻譯過來就是:提前布局海外賬戶的“裸官”,邏輯一模一樣,只是時代變了,手段沒變。
最狠的是關鍵時刻,他把大禿子嶺布防圖塞進烤地瓜攤,用油紙包好,讓個逃荒老頭帶進山。 川野那邊還在做“飛機捐款”的春秋大夢,老肖心里門兒清:“再晚兩天,關東軍都得改說俄語。 ”這操作像不像上周某房企暴雷前夜,高管連夜減持股票,對外還喊“保交樓”? 這不是巧合,這是精致利己主義的跨時空聯(lián)動,狗咬狗,觀眾爽了。
川野輸就輸在他太相信“士為知己者死”這套職場雞湯。 拍著老肖肩膀說這話時,根本沒想到對方心里想的是:“士是誰? 能換幾袋白面? ”結果呢? 川野把老肖當夜壺,用完就扔;老肖反手就把作戰(zhàn)計劃賣給抗聯(lián),價格就一張活路通行證。 黑吃黑,雙殺,干凈利落。 彈幕飄過一句神評:“這才是真正的職場生存法則。 ”
抗聯(lián)那邊收到情報那一夜,篝火旁的老戰(zhàn)士把圖紙墊在膝蓋上寫家信:“娘,等打完仗回家種地。 ”然后他把老肖的情報折成紙飛機,輕輕一推,飛進火堆——“不能讓子孫后代知道,勝利是靠漢奸圖紙換來的。 ”火焰舔上去,像給歷史打馬賽克。 你看,真正的功勛,往往連名字都不配擁有。
劇終字幕打出“肖鐵林1946年病逝,無名碑”,屏幕黑得能照鏡子。 我愣了半天,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老肖活在今天,會不會是那種“疫情囤藥、地震囤鹽”的大爺? 我們總罵他們發(fā)國難財,可真到生死關頭,你敢保證自己不會成為“灰色地帶”的合伙人?
這人設太真實了。 你以為他是反派? 他覺得自己才是唯一清醒的那個。 別人拼信仰,他拼算計;別人賭命,他留后路。 他從不站隊,只站活路。 你說他是漢奸吧,他確實幫抗聯(lián)送了情報;你說他是功臣吧,他又跟日本人勾肩搭背抽大煙。 他就卡在這個灰色縫里,活得比誰都明白。
而且你會發(fā)現(xiàn),這種人其實在哪兒都有。 公司里那個總能在裁員前跳槽的“幸運兒”;朋友圈里永遠“早有預感”市場要崩的“先知”;甚至是你家樓下那個每次搶菜都比你快一步的大爺……他們不一定壞,但他們一定夠精。
更諷刺的是,我們一邊罵著“發(fā)國難財”,一邊又偷偷羨慕人家腦子靈光。 就像看《歸隊》的時候,嘴上喊著“這人該死”,心里卻忍不住想:要是我處在那個位置,我能比他做得更好嗎?
他不是英雄,也不是純粹的惡人。 他是那種你恨不起來,又沒法喜歡的人。 他代表了一種極端環(huán)境下的生存哲學:不講情懷,只講結果;不在乎手段,只在乎能不能活到最后。
而且你還別說,這種人往往真能活到最后。 你看歷史上多少“識時務者為俊杰”的角色,最后都混了個善終。 真正沖在前面的,反而常常成了無名碑上的一個符號。
所以問題來了——當災難來臨,你是要做那個點燃火把照亮道路的人,還是做那個悄悄囤糧、等風頭過去再冒頭的人?
你說肖鐵林可恨不可恨? 當然可恨。 但他聰明不聰明? 太聰明了。 他的算計狠在哪? 狠在他早就看透了:所謂忠誠、信仰、犧牲,都是別人用來綁架你的工具。 他自己,只信一條——活下去。
而最扎心的是,我們每個人心里,可能都藏著一個小小的肖鐵林。#熱點觀察家#
你現(xiàn)在告訴我,如果你是湯德遠,被他用一句“棺材錢”拿捏住,你會不會低頭? 如果你是抗聯(lián)戰(zhàn)士,明知情報來自漢奸,你會不會用? 如果你是肖鐵林,在那個亂世里,你會不會也給自己留條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