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陳如
今年9月,號稱全球最輕的全功能AI眼鏡——Rokid Glasses一經發(fā)布,全渠道5天售空4萬臺,9月產能也已全部排滿。創(chuàng)始人祝銘明稱,Rokid 5天賣出了某些品牌半年的銷量。
2014年,祝銘明創(chuàng)立的猛犸科技被阿里收購四年后,他提交了離職申請。他回憶,當時與馬云交談了4個小時,他用兩句話說明了離職的原因:AI和AR是改變未來的兩件事情,這兩件事最終會變?yōu)橐患隆?/span>
祝銘明的押注有了結果。2025年,無疑是AI眼鏡爆發(fā)的元年。目前,蘋果、小米、夸克、雷鳥、谷歌等30多家巨頭紛紛推出AI眼鏡產品。據IDC預測,2030年全球AI眼鏡市場規(guī)模將沖至3000億美元。
大廠押注AI眼鏡,主要是看中了它作為下一代人機交互入口的巨大潛力,這關乎未來的流量、生態(tài)和控制權。
以往,傳統GUI系統,若要完成操作,如支付,需要至少5個步驟,真正有意義的操作只有最后一步,之前所有都是看不見的“系統開銷”(system cost)。而AI的核心優(yōu)勢,在于它能直接理解人的意圖,跳過所有中間步驟。祝銘明認為,這是一種“碎片化、意識流”的交互。AI作為底層能力,AR則提供即時、沉浸、無縫的交互體驗。
通過它,大廠可以將其現有的應用生態(tài),如支付、電商、導航,無縫植入消費者的生活,創(chuàng)造新的服務場景和商業(yè)模式。比如,阿里夸克AI眼鏡希望融合其電商、導航等生態(tài),而支付寶則希望通過眼鏡拓展支付場景,搶占支付終端。
今年,Rokid聯合支付寶推出了全球首個“看一下支付”功能。
在2025Inclusion·外灘大會見解論壇上,祝銘明回憶,這個想法源于一次在停車場繳費的冗長體驗,他當時想:為什么不能用眼鏡看一下就支付?回去后,他聯系支付寶,花了兩三個月完成了這項功能。在AI的支持下,原先要調用不同APP才能完成的功能,現在能直接調用。目前,小米、雷鳥等也在陸續(xù)接入。
“看一下”支付功能實現的背后,依托于螞蟻集團智能眼鏡可信連接技術框架——gPass。它具備“安全、交互、連接”三大能力。螞蟻集團數字支付事業(yè)群首席技術官朱林稱,預計未來五年內,感官化的新交互方式占比或超一半。
據悉,gPass與AI眼鏡的結合,未來還應用在文旅、出行、醫(yī)療等場景中。比如,用戶可通過AI眼鏡進行AI問診、藥品解讀等服務。
不過,目前行業(yè)仍處于起步階段,面臨硬件標準不統一、開發(fā)生態(tài)分散、跨設備協同效率低等多重挑戰(zhàn)。比如,“華為眼鏡”曾缺席新品發(fā)布會,據傳是由于硬件技術未攻克導致量產進度滯后。
清華大學人機交互實驗室副教授喻純稱,當前AI眼鏡功能仍處于基礎交互階段,如拍攝、翻譯、提詞及簡單對話等。硬件算力有限、存儲不足,制約了復雜功能運行;軟件生態(tài)上,中低端產品難以動態(tài)加載應用,導致生態(tài)擴展困難。
同時,AI眼鏡還面臨著“不可能三角”,即性能、重量、續(xù)航。市面上的AI眼鏡,都需要在這三者中做取舍。Rokid Glasses首先舍棄的是性能,也就是展現力,它可以拍攝、翻譯、支付、導航,但整體上只是單色的信息顯示,而無法具備多色彩、高分辨率的多媒體功能。Rokid最看重的,是重量和續(xù)航能力,其重量僅49g,續(xù)航達到24h以上。
祝銘明認為,雖然大廠都在這三者中做取舍,但只要被舍棄的不是穿戴性,“都還有機會”。有行內人認為,如果AI/AR眼鏡的重量超過50克,就很難在市場上存活。
技術難題限制了AI眼鏡的普及。同時,不斷上漲的售價也令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目前定價普遍集中于2000至5000元檔,比如Rokid Glasses定價2499元,雷鳥X3 Pro定價高達13999元。
技術與成本的雙重難關,大廠們該如何跨越?我們將持續(xù)關注。
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