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清風安陽”?可以訂閱哦!
編者按:
近日,由安陽市紀委監(jiān)委、林州市紀委監(jiān)委編寫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紅旗渠廉潔文化研究》一書正式出版發(fā)行?!叭斯ぬ旌印奔t旗渠,不僅是一項彪炳史冊的水利工程,一條潤澤萬民的“生命渠”,更是一條映照初心的“廉潔渠”。廉潔文化深深融于紅旗渠精神的血脈之中,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2025年是紅旗渠總干渠通水60周年。一渠清水,長流不歇;精神之火,代代相傳。讓我們透過此書,深切感受“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傳承和弘揚紅旗渠廉潔文化,汲取歷久彌新的精神力量。
第二章: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
萬山磅礴必有主峰,龍袞九章但摯一領。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紅旗渠的修建,同樣也離不開黨的領導。從黨中央的鼎力支持,到河南省安陽地區(qū)的具體扶持,再到林縣縣委的堅強領導,都為紅旗渠成功修建提供了強大的政治保障。尤其是林縣縣委,把建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實現(xiàn)林縣人民幸福的偉大夢想、改變林縣落后面貌的偉大斗爭和引漳入林建設紅旗渠這個偉大工程結合起來,以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各級黨組織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zhàn)斗力,率領全縣群眾投入紅旗渠建設的偉大事業(yè)中,群眾組織力是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國家治理能力的具體體現(xiàn),林縣縣委充分發(fā)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改造自然,創(chuàng)造了人類歷史上改天換地的偉大奇跡。
一呼百應,引漳入林動員令
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發(fā)揮人民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激發(fā)人民群眾中蘊藏的不竭智慧和動力,就能夠匯聚起社會主義建設的磅礴力量。推進林縣改天換地的事業(yè),建設紅旗渠這樣偉大的工程,必須動員全縣人民投入到這個偉大斗爭中來。
引漳入林的動議階段就在群眾中醞釀。1959年6月11日,縣委書記處會議動議引漳入林。而引漳入林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工程,如果不提前在群眾中進行輿論吹風,貿(mào)然一下提出來,各級黨員干部和群眾很難一下子轉過彎來。為此,縣委書記楊貴先在縣委機關干部中交流,多次進行討論、醞釀。隨后,縣委書記處成員又在公社干部和部分村干部中征求意見,讓他們在思想上對引漳入林有所認識、有所準備。特別是向基層干部講明白:全縣已建成的水利工程還不能徹底解決全縣工農(nóng)業(yè)用水問題,缺水仍是制約林縣發(fā)展的主要矛盾,要徹底改變林縣干旱缺水的面貌,要從三個方面綜合治理:一是把天上的水蓄起來,二是把地下的水挖出來,三是把外地的水引進來。目前,這三條只做了兩條,從外地引水的第三條還沒有開始,要徹底擺脫干旱缺水的威脅,要眼光向外,要打破區(qū)域界限去找水源。早在1952年,林縣黨組織就向群眾提出過開挖這一工程,因此,這個思路在群眾中影響很深,醞釀也非常成熟。1959年10月10日,縣委擴大會議正式?jīng)Q定興建引漳入林工程。為了充分動員群眾,縣委領導班子成員分頭深入基層,向群眾講解縣委的決策,組織群眾討論,聽取群眾意見??h委書記楊貴來到城關公社宋家莊大隊,讓群眾討論縣委的決議。群眾講,這幾年修水利都是小打小鬧,解決不了大問題,這樣苦熬不是辦法,索性大干幾年,把漳河水引過來,再也不受老天爺?shù)臄[布。群眾的覺悟就是力量,對事業(yè)有信心就能成功。
引漳入林的美好愿景是動員群眾的基礎。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的,就是全縣人民現(xiàn)實的日常生活,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實效。要把群眾真正動員起來,要先把引漳入林的美好愿景給群眾講清楚。有了這個基礎,群眾就有了修渠的主動性。1960年2月10日,在引漳入林動員大會上發(fā)布的《引漳入林動員令》中,清楚地向群眾講明了紅旗渠建成后的美好愿景:“這一工程建成,將有20—25個立方米水的流量像一條運河一樣流入林縣全境,山區(qū)丘陵和盆地到處要成為清水遍地流、渠道網(wǎng)山頭,使千年萬代的旱地變?yōu)樗疂蔡?,無數(shù)荒山禿嶺變?yōu)槊利惖墓麍@,溝溝有魚塘。山坡種稻田,一年可種兩三季,農(nóng)業(yè)產(chǎn)量翻上再加番。沿渠修建水電站,除供全縣照明,其余電力投入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高瞻遠矚的擘畫,鼓舞人心的號召,凝聚了幾代林縣人的夙愿,代表了林縣人民的整體利益,回應了每一個林縣兒女的迫切期盼,既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又解決群眾的思想問題,更好地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林縣報》整版報道?“引漳入林工程”
黨員干部以先鋒模范作用激發(fā)群眾修渠積極性??h委要求各公社、各大隊要選調最有領導能力的主要領導干部擔任分指揮長和連長,黨員要帶頭報名參戰(zhàn),好人好馬上太行??h委書記楊貴、書記處書記李運保任工程總指揮部政委,縣委書記處書記周紹先任總指揮,縣委委員、縣委農(nóng)工部長王才書和縣委委員、縣委財貿(mào)部長郭鳳辰以及縣武裝部副政委尹丁山任副總指揮。總指揮部各股室負責人都是從各局委選調的優(yōu)秀干部。各公社分指揮長都是由公社社長或副書記擔任,各大隊民工連長也都是由大隊長或副支書擔任。《引漳入林動員令》通過有線廣播,迅速傳遍林縣的各個角落,全縣沸騰起來了。從縣委機關到千村萬戶,各級黨組織都在進行著緊張的戰(zhàn)前動員。各公社連夜召開黨委緊急會議和電話會議進行具體安排,各生產(chǎn)大隊都在組織隊伍。廣大干部群眾都為美好的前景所鼓舞,誰都想為引漳入林出力流汗貢獻自己的力量。動員大會剛結束,采桑公社黨委副書記秦寬錄就帶領40多人來到林縣戲院門口,等候天明出征,爭當引漳入林第一名。小店公社南山村黨支部書記趙喜保,先動員自己家族和親戚中的青壯年報名參加修渠,其中就有其妹夫張運仁(一個月后殉職于修渠工地)。姚村公社西豐大隊副支書郭貴金不僅自告奮勇帶隊去修渠,也給17歲的兒子郭來倉報了名。橫水公社白壁村動員青壯勞力上工地,黨員干部要帶頭。女青年栗嬌美的哥哥是生產(chǎn)小隊黨小組組長,村里決定由小隊隊長帶隊上修渠工地,黨小組組長在家領導生產(chǎn)。她哥哥對年僅16歲的妹妹說,我是黨小組組長,要帶頭,可黨支部讓我留下來,你就代表我去。昔有花木蘭代父從軍,今有16歲的小妹代兄修渠。水利局技術員、黨員康加興與澤下公社甕峪大隊的女村干部、黨員徐生芹原計劃1960年3月結婚,縣委下達了《引漳入林動員令》后,兩個年輕的黨員商定推遲婚期,不修成紅旗渠不結婚,兩人都上了紅旗渠工地。臨淇公社西張村50歲的老黨員宋寶貴和他的女兒、共產(chǎn)黨員宋六琴父女倆都爭著報名參加引漳入林。宋寶貴不僅父女倆報了名,還給小兒子報了名。黨員干部帶頭上一線,第一個人報名了,就有第二個、第三個……就有了千千萬萬人跟上來。
大姑娘、小媳婦告別爹娘,年輕的媽媽放下吃奶的嬰兒奔向修渠戰(zhàn)場
石板巖公社群眾說,我們住在高山上,引漳入林不受益,但全縣一盤棋,山上山下一條心,我們也要為引漳入林貢獻一份力量。河順公社馬家山村老石匠崔天書,一面整理行李一面對老娘說,過去咱們吃水比吃油都難,現(xiàn)在要引漳入林,我要到工地大干一番,把漳河水引回家,到時候你老人家站在家門前就能親眼看到漳河水嘩嘩地澆咱的地。小店公社油村大隊的史松生、韓松花結婚剛5天,在引漳入林動員令號召下,小兩口一齊報名上了工地。
橫水公社分配給東下洹村第一批民工是250人,報名的就達600人。60歲的趙連生說:“我就是把這截身子化了,也要變成一段渠。”?姚村公社西豐大隊23歲的女民工范土芹生下孩子才8個月,就舍下嗷嗷待哺的兒子報了名。北辛莊村劉長啟的媳婦2月6日生下孩子,他正在冥思苦想為孩子起名字,2月10日,喇叭上傳來了縣委引漳入林動員令,他便給孩子取名劉引漳。第二天一早,劉長啟就和村里的民工一起奔赴引漳入林工地。
父子同行、夫妻相隨奔赴修渠戰(zhàn)場
采桑公社南采桑村24名青年婦女在動員會上表決心,未婚的女孩子表示:“立大志,樹雄心,不建成大渠不結婚?!?已婚的小媳婦表態(tài)說:“大渠不修成,不登婆家門?!?960年2月11日凌晨,城關公社武裝部干事王朝文正在打電話了解各村的動員情況,公社黨委組織委員通知他,黨委研究決定讓他參加引漳入林工程,天明隨民工一起出發(fā)。他立即回到宿舍收拾行裝,也沒來得及告訴父母一聲,結婚不久的妻子正在參加大煉鋼鐵,也沒時間打個招呼,天不亮他就來到縣城的大街上,匯入修渠的隊伍中。
紅旗引領上太行
全縣各級黨組織都在緊急動員,全縣各家各戶都在進行著戰(zhàn)前的準備工作,急切地盼望著盡快投入引漳入林的戰(zhàn)斗,盼望著將藍圖變?yōu)楝F(xiàn)實??h委原定第一期工程上2萬人,結果由于群眾積極主動要求參戰(zhàn),最后變成了3.7萬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升華為建成紅旗渠的宏偉目標,產(chǎn)生了強烈的社會凝聚力、崇高的精神推動力。最終作用于工程執(zhí)行力。(執(zhí)筆:申伏生)
長按二維碼關注
編輯:
中共安陽市紀委
宣傳部
投稿郵箱:ayjwxcb@126.com
聲明:原創(chuàng)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