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咱們國內的汽車品牌,奇瑞給人的印象一直有點特別。
大家總覺得它像個班級里不太愛說話、但學習成績特別好的同學,你讓他上臺表演個節(jié)目,他可能扭扭捏捏,但你給他一道難題,他能給你解得漂漂亮亮。
這種只顧著埋頭研究技術的勁頭,在車圈里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理工男”。
可現在這年頭,光會做題還不行,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這么激烈,就跟一場盛大的宴會一樣,光菜做得好吃不夠,你得上菜的速度也得跟上趟才行。
今天咱們要聊的這款奇瑞風云A9L,就是這么一款讓人感覺菜做得不錯,但上得有點晚的車。
它計劃要到2025年7月份才正式跟大伙見面,這就不免讓人心里犯嘀咕:這會兒才來,市場這桌飯,還熱乎著嗎?
咱們得知道,在中大型插電混動轎車這個領域,早就有一位“老大哥”了,那就是比亞迪漢。
人家可是在五年前就已經登場,而且一登場就成了爆款。
這五年時間,足夠市場和消費者形成一種習慣,一提到這個級別的車,很多人腦子里第一個蹦出來的就是漢。
它就像是已經在這片土地上扎下了深根,長成了參天大樹,幾乎占據了市場的半壁江山。
現在,風云A9L才作為一個新來的選手,想要在這片已經很擁擠的林子里分一杯羹,難度可想而知。
這就像一場百米賽跑,人家已經跑出去五十米了,你才剛站上起跑線,這起步確實是晚了不少。
不過,咱們也不能光因為“遲到”就一票否決。
俗話說得好,好飯不怕晚。
關鍵得看這碗飯到底做得有多香,能不能讓已經吃得半飽的客人們,還愿意再動一動筷子。
那么,我們就把時間這個因素先放一邊,單純地把風云A9L這臺車拿出來,仔仔細細地瞧一瞧,看看奇瑞這個“理工男”到底在它身上傾注了多少心血,藏了哪些真本事。
要說風云A9L最讓人津津樂道,也是它最有底氣的地方,不是那個越來越大的中控屏幕,也不是什么花里胡哨的智能座艙,而是在咱們平時看不見、摸不著,但開車時每分每秒都在感受的地方——底盤。
現在很多車企為了吸引眼球,都把功夫花在了表面上,但奇瑞偏不,他選擇把最好的料,用在了車的“骨架”上。
風云A9L用的是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的獨立懸掛。
這幾個詞聽起來可能有點專業(yè),咱們用大白話解釋一下。
所謂前雙叉臂,就好像給車的前輪安了兩條胳膊,一上一下地抓著輪子,這樣在轉彎的時候,輪胎能更好地貼住地面,車身就不容易側傾,開起來感覺特別穩(wěn),特別有信心。
而后五連桿就更講究了,它用五根桿子從不同角度控制后輪,好處就是既能保證車子在激烈駕駛時的穩(wěn)定性,又能把路面上那些磕磕碰碰的顛簸過濾得干干凈凈。
簡單來說,就是讓你在需要操控的時候車子聽話,在需要舒適的時候車子安穩(wěn)。
這種懸掛結構,一般都是在那些價格貴得多的豪華品牌或者性能車上才能見到的,奇瑞把它用在一臺十幾萬起步的家用車上,可見是下了血本的。
光有好的結構還不夠,用料也得跟上。
風云A9L的底盤和懸掛部件大量使用了更輕、更貴的鋁合金材料。
這又有什么好處呢?
這就好比一個運動員,穿一雙笨重的鐵鞋和一雙輕便的跑鞋,哪個跑起來更靈活、反應更快?
答案肯定是跑鞋。
車也一樣,底盤上這些零件輕了,懸掛系統(tǒng)對路面變化的反應就更快,車輪能更迅速地上下跳動來適應路面,傳遞到車里的振動就更少,開起來的感覺自然就更高級、更舒服。
奇瑞這種在看不見的地方舍得花錢的做法,體現的是一種造車的良心。
他認為,一臺車首先要保證的是安全和行駛品質,這才是根本,那些表面的東西都是錦上添花。
一臺車的底盤用料足不足,直接關系到碰撞時的安全性,也關系到這臺車開個幾年之后,底盤會不會松散,這種實實在在的好處,是那些只看參數和配置的消費者不容易發(fā)現的。
說完了最硬核的底盤,咱們再來看看動力。
風云A9L用的是一臺1.5T的發(fā)動機,配合電動機組成的插電混動系統(tǒng)。
從參數上看,它的動力不算弱,日常家用、高速超車都綽綽有余。
但是,這兩年新能源技術發(fā)展得太快了,市場上動不動就出現一些零百加速三四秒的“性能猛獸”,相比較而言,風云A9L的這套動力系統(tǒng)就不顯得那么驚世駭俗了,只能說是主流偏上的水平。
而且,奇瑞在動力調校上向來比較穩(wěn)重,它不會給你那種猛地一腳電門,車子就“噌”一下竄出去的感覺,而是追求一種平順、線性的加速體驗。
這種感覺可能對于追求刺激的年輕人來說少了點激情,但對于絕大多數家庭用戶來說,這種不突兀、不暈車的平順感,反而是更舒服、更安全的。
不過,在動力系統(tǒng)里,奇瑞還是藏了一個大大的驚喜,那就是它的電池。
風云A9L全系都給配了一塊容量達到33.6度電的大電池,這讓它的純電續(xù)航里程最長能達到驚人的260公里。
這個數字是什么概念?
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插電混動車,純電續(xù)航普遍也就在100多公里,能超過200公里的都算是鳳毛麟角了。
而260公里的純電續(xù)航,意味著對于絕大多數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來說,你日常上下班、接送孩子、買菜逛街,可能一個星期都不需要啟動發(fā)動機,完全可以把它當成一臺純電動車來開。
每天回家充充電,電費比油費便宜太多了,用車成本大大降低。
而到了周末或者節(jié)假日,想來個長途自駕游,又完全沒有純電動車的里程焦慮,因為你還有一臺發(fā)動機作為后盾,隨時可以加油走人。
這種“平時用電、遠途用油”的模式,可以說是目前解決家庭用車需求最完美的方案之一,既享受了電車的經濟安靜,又沒有電車的補能煩惱。
可以說,這塊超大電池,是風云A9L身上最貼近老百姓實際需求的一個亮點。
至于外觀、內飾這些看得到的地方,風云A9L做得也還不錯,屬于那種大家都能接受的、比較耐看的設計,配置也給得挺足,即使是最低配的車型,也能滿足大部分人的日常使用需求。
但要說有什么特別驚艷的地方,好像也談不上。
而且,現在很流行的激光雷達,也就是更高級的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在首批上市的車型上并沒有配備,這對于一些喜歡嘗鮮、追求高科技的消費者來說,可能會覺得有點小小的遺憾。
總的來說,奇瑞風云A9L這臺車,它的性格非常鮮明。
它可能不是宴會上最先上桌、賣相最花哨的那道菜,但它絕對是那道用料最扎實、最講究火候的“硬菜”。
它把成本和精力都花在了底盤安全、行駛品質這些內在的、關乎長遠用車體驗的地方,同時又用一塊超大電池精準地解決了混動車主最在意的純電續(xù)航痛點。
它可能姍姍來遲,錯過了市場的先機,但它帶來的誠意和產品力,是實實在在的。
對于那些不盲目追新、更看重車輛本質,希望買一臺安全、可靠、經濟、好開的家用車的老百姓來說,風云A9L這樣一款“表里如一”的車,或許真的是一個值得我們耐心等待和認真考慮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