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一到,不少人還沒好好感受涼爽天氣,就開始頻繁跑廁所,甚至拉到虛脫……這很可能就是“秋季腹瀉”找上門了!
它可不是簡單的吃壞肚子,而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高發(fā)于每年9月到次年3月,尤其是10–12月。傳染性極強,糞-口傳播是主要途徑,甚至可通過呼吸道感染。6個月至2歲的寶寶最易中招,但成人也可能感染,只是癥狀相對較輕。
典型癥狀包括:
1.頻繁水樣或蛋花湯樣腹瀉;
2.嘔吐、食欲不振;
3.發(fā)熱,體溫37.5℃–39℃;
4.腹痛、乏力、精神差。
立
秋
很多人一遇到腹瀉就自行處理,卻常常踩坑:
??誤區(qū)一:認為秋天拉肚子就是輪狀病毒。
實際上,腹部受涼、飲食生冷、細菌感染等都可能導致腹瀉。盲目歸因于病毒,易延誤治療。
??誤區(qū)二:一拉就吃止瀉藥。
過早止瀉可能導致病毒和毒素滯留體內,加重病情。應優(yōu)先補液,必要時再遵醫(yī)囑用藥。
??誤區(qū)三:只喝白粥,拒絕營養(yǎng)。
腹瀉期間身體更需要營養(yǎng)支持??芍鸩教砑与u蛋羹、軟面條、蔬菜泥等易消化且富含蛋白和維生素的食物。
??誤區(qū)四:不敢喝水,怕拉更兇。
腹瀉最怕脫水!一定要及時、少量多次補充口服補液鹽或淡鹽水,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真正科學的應對方式:
預防是關鍵:
1.接種輪狀病毒疫苗;
2.勤洗手,講衛(wèi)生;
3.食物煮熟煮透,不喝生水;
4.少去人群密集處,避免接觸患者。
秋季腹瀉雖常見,但處理不當也可能引發(fā)嚴重后果。掌握科學知識,避開典型誤區(qū),才能健康安穩(wěn)度過秋天!
END
統(tǒng)籌 | 汪俊杰
作者 | 急危重癥醫(yī)學部(GICU 楊瑩瑩)
責編 | 汪 ? 瑤
校對 | 郭 ?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