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張強 段改平
近日,漯河市舞陽縣審信局為認真解決政務服務 “三集中三到位” 改革不徹底,行政審批事項 “體外循環(huán)” 問題,聚焦“三化”改革,進一步健全完善“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受理審批分離”的服務模式,有效提升了政務服務質效。
崗位配置精細化,筑牢改革組織基礎
各進駐縣政務服務大廳窗口的部門要明確1名綜窗業(yè)務受理與1名審批崗位人員。對審批的事項充分進行授權,簽訂《政務服務事項授權委托書》,明確首席代表人員對辦理事項的即辦件行使審批權,對確定退回件、補辦件行使決定權,由窗口直接審批、辦理、發(fā)證(批文)。對辦理事項的承諾件、報批件、特辦件行使預審處置權。對不屬窗口受理的具有協(xié)調答復告知權等。通過規(guī)范崗位人員配置與授權機制,打破了部門審批事項壁壘,為深化改革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
審批流程規(guī)范化,暢通政務服務鏈條
在受理環(huán)節(jié)政務服務大廳窗口受理人員按照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要求,接收申請人提交的相關政務服務事項申請材料,嚴謹審查材料完整性,材料齊全的通過漯河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綜合受理員賬號進行收件、受理,材料不齊全的一次性告知申報對象。材料不全的一次性告知申請對象,避免群眾 “多頭跑”“重復跑”。在審查環(huán)節(jié)后臺審批人員要在政務服務中心綜合審批室進行后臺審批辦理,在收到前臺受理人員轉辦的審批事項時及時通過漯河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對前臺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實質性審查,根據(jù)審查結果,后臺審批人員作出準予行政審批或不予批準的決定。在審批結果反饋環(huán)節(jié)后臺審批人員需將審批結果及時反饋給綜合窗口,對于準予審批的申請,通過綜合窗口或免費郵寄將相關的許可、執(zhí)照、批復文件等審批結果文書送達申請人。通過構建“受理——審查——反饋”全流程標準化體系,進一步規(guī)范審批全流程,確保各環(huán)節(jié)有章可循高效運轉,切實讓群眾感受到便捷與規(guī)范的政務服務。
權責劃分清晰化,確保改革落地見效
明確進駐單位所有行政審批事項,均在縣政務服務大廳窗口受理,原單位不再受理,真正做到“清單之外無權力,大廳之外無審批”。在明確授權與責任對等原則的同時,審批人員要嚴格按政策法規(guī)行使職權,對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等行為嚴肅追責,形成 “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jiān)督” 的約束體系。通過明晰權力邊界與責任范圍,確保人員到位、事項到位、授權到位,讓“三集中三到位” 改革成為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和服務群眾的有力抓手。
深入實施政務服務“三化”改革,以精細化配置夯實基礎、以規(guī)范化流程提升效率、以清晰化權責保障長效,打破了部門傳統(tǒng)審批模式的桎梏,實現(xiàn)了政務服務從 “能辦” 向 “好辦”“快辦” 的轉變,為漯河市舞陽經(jīng)濟社會高質量和高效能治理提供了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