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一場雨,是不是讓你發(fā)現(xiàn)秋意已生,涼意漸起?
受副熱帶高壓邊緣暖濕氣流和地面冷空氣的共同影響,本周洛陽將出現(xiàn)連陰雨天氣,17日開始氣溫較前期有明顯下降:
對于來洛游玩的游游來說,最害怕下雨的濕滑與不便,打擾了游玩的興致。
洛陽城并不算大,景區(qū)相對集中,公共交通又很方便,且寬心;秋雨灑落,如詩畫筆觸,繪城之韻象,更增添古都的神采。
說起雨天必逛的地方,自然不得不提龍門石窟。雨水讓龍門不僅更顯靜謐,還滲進了古意與詩意。
濕潤的空氣里夾雜著微涼,穿行雨霧中,別有一番情趣與心境。
灰蒙的天,細密的雨,讓盧舍那的雙眸更顯深邃,讓那笑容更顯神秘。
雨水清刷下歷史的塵埃,打濕窟龕巖壁,將龍門的古老與滄桑清晰呈現(xiàn)。
站在伊河邊眺望,水色比往日更深沉了些,緩緩流淌著,將兩岸密如蜂巢的佛龕倒映其中,若隱若現(xiàn)。
一次雨游龍門,就會讓你終身難忘。
雨中的白馬寺,松柏被雨水洗得蒼翠欲滴,紅磚灰瓦露出原本的顏色,檐角飛翹,銅鈴輕響,漫步,世界變得安靜,獨留雨落的聲響。
站在檐下,隔著雨簾,簾外是入世的“動”,簾內(nèi)是出世的“靜”,看著被雨水氤氳得模糊的古剎輪廓,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才能領(lǐng)悟“不是雨惱人,是心煩”的真滴,于是心中世俗的煩惱便被這里的“兩重世界”輕輕撫平。
雨中游白馬寺,是難得的體驗。
若要尋一處最能詮釋洛陽雨韻的景致,那就在細雨飄落時前往“銅駝暮雨”吧。
“金谷俊游,銅駝巷陌,新晴細履平沙”,隋唐時,這里曾是洛陽數(shù)一數(shù)二的繁華街巷,人口稠密,每當(dāng)暮色降臨傍晚時分,暮色蒼茫,炊煙裊裊,猶如迷蒙煙雨,因此得名“銅駝暮雨”。
下起雨來,青石板路上泛起朦朧水光,多少文人墨客都為這樣的銅駝佳景,如絲細雨寫下詩篇。
伴著雨水,踏入隋唐洛陽城,微風(fēng)裹挾著水汽迎面而來,摻著草木的清香,雨水濺落在瓦檐,好似籠罩了一層輕絲,影影綽綽,在這種縹緲的雨霧中復(fù)原的古建如一幅水墨畫卷。
路兩旁木臺凹陷處的積水,倒映著天空中厚厚的積雨云與建筑,這是雨天限定的新取景方式。
平日里人流不息的洛邑古城,在雨天也少了許多擁擠,此時,在這里取景、拍照的節(jié)奏都可以慢下來。
游于深巷,水花在青瓦灰墻洇開,平日里被忽略的建筑細節(jié)一一放大;身著襦裙,若是覺得雨傘與這里的氛圍格格不入,便換把油紙傘,雨絲細密,沾衣漸濕,在鏡頭下襯得人愈顯清透。
很多人喜歡在晴朗的天氣里到游園散步,但如果你見過陰雨天的從政坊游園,也會喜歡上它帶給你的別致之美。
撐一把小傘漫步于蜿蜒的木棧道,迂回穿梭在繁茂的樹木間,或是坐船飄蕩在波光瀲滟的湖上,窸窸窣窣,聽雨聲;郁郁蔥蔥,賞美景,雖不是江南風(fēng)景,但盡是江南風(fēng)情。
若是安排在周末來洛陽,待雨停風(fēng)輕時,可以在洛陽的山上與云海來一場不期而遇:山巔之上,云霧繚繞如海濤翻涌,漫步云端,更有穿云破霧的體驗。山林之中,樹木青翠,光影斑駁,走入林間小道,“空山新雨后”的詩畫意境油然而生;
還有雨后限定的天然瀑布,瀑布從充沛的雨水中汲取能量,宛如白龍從山間疾馳而下,更是別有一番風(fēng)味。
雨后,湖水被“洗”得清透,西子湖水清岸綠、陸渾湖飛鳥翔集... ...波光滟瀲的湖面與自由翱翔的候鳥展開一幅幅動態(tài)的山水畫卷;河岸“留”下自然的純粹,洛河兩岸蘆花隨風(fēng)搖曳,伊河粉黛亂子草輕歌曼舞,掛在枝葉上的水珠未干透,閃耀著晶瑩的光澤。
雨后空氣清新、溫度剛好,沿著水邊釣魚、露營、野餐、散步、賞景... ...盡是松弛感。
///
以前總是不喜歡下雨天
被打濕的頭發(fā),濺上水的衣擺
洇進水的鞋子,粘糊的一整天
出行計劃的擱置,擁堵的路況
......
但倘若換個角度
適應(yīng)雨天帶來的慢節(jié)奏
你也許能在這不一樣的天氣里
找到旅行新的意義
別再為下雨煩惱了
帶上外套,換個心情
感受不一樣的洛陽吧
溫馨提示
本周穿衣建議長袖加外套為宜
點亮文末
讓更多人看到吧!
關(guān)注我們
Follow us
加星收藏,每天好看
—END—
圖片來源:洛報集團、各景區(qū)公眾號
統(tǒng) 籌:張人杰
主 編:孫夢雅 責(zé) 編:裴真真
編 輯:文 ? 博 ??校 審:思 ? 夢
覺得好看,請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