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鐵塔,是開封地表僅存宋代文物,也是開封最古老的地面建筑。鐵塔,是俗稱,宋代文獻中稱“開寶寺塔”“靈感塔”“福圣塔”。叫“開寶寺塔”是因建于開寶寺;叫“靈感塔”是因為宋真宗趙恒前來朝拜,據說“有金光出相輪”而得名。“福圣塔”是因為塔坐落于開寶寺福圣院內。
“福圣院”是開寶寺二十四院之一。開寶寺前身,是始建于北齊天保十年(公元559年)的獨居寺,唐代更名封禪寺。宋太祖趙匡胤登基,以開寶為年號,寺名遂改為開寶寺。作為皇家寺院,開寶寺規(guī)模很大,據《東京夢華錄》記載:
開寶寺在舊封邱門外,斜街子,內有二十四院,惟仁王院最盛。
一座佛寺有二十四院,可見規(guī)模之大!開寶寺塔初為木塔,始建于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后毀于“天火”,也就是叫雷給劈了。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重建,這次人們學精了,沒有用木料,改用琉璃磚瓦,琉璃是無機物,從此再無失火之虞。
第一,開寶寺塔是當時開封城內最高的塔。這被明確記載在宋人江少虞編《皇朝事實類苑》,卷五十二云:
開寶寺塔在京師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預浩所造也。
這條材料不僅記載了塔的高度為諸塔之冠,而且記載了建造者的名字都料匠——預浩。書贊揚了預浩高超的建筑技藝,說他是“國朝以來,木工一人而已?!笨梢娖涞匚恢?,冠絕一時!宋初開封的塔當然不止一座,但開寶寺塔高度最高,技藝最精,這可能是人們稱其為“天下第一”的原因。
第二,開寶寺是宋代皇家科舉取士的考場。據宋陳均《皇朝編年備要》記載,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宋太宗曾在此設宴款待剛錄取的進士“凡五百人”。宋太宗不僅親賜袍服笏板,還作詩二首,以表達為國選士的決心。宋初著名宰相呂蒙正就是在這次科舉考試中被擢拔為狀元。
自此以后,開寶寺儼然成了宋朝的“第二貢院”,只要朝廷需要,寺院就會化身為“科舉考場”。如宋龐元英《文昌雜録》記載:
丙申年秋試,進士至八千人,國朝以來未有如此之盛。他試院不能容,始命就開寶寺分數場引試。開寶寺為試院自此始。
由此看來,開寶寺不僅是皇家寺院,還是宋朝皇帝開科取士考狀元的地方。狀元是啥?天下第一舉子是也。就產生自鐵塔腳下,這大概是人們稱其為“天下第一塔”的另一主要原因吧。
眾所周知,明清時期鐵塔所在地是中國六大貢院之一的河南貢院,其地位僅次于都城北京的順天貢院。明清兩朝為何要在此地建貢院——原來早在北宋這里就是考狀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