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要有膽量,行事要有氣量,容人要有度量,成事要有能量!
“四量”—— 膽量、氣量、度量、能量,堪稱個人立身行事、成就事業(yè)的核心素養(yǎng),四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一個人從應對問題到實現(xiàn)目標的完整能力閉環(huán)。我們可以從每一層內涵、價值及實踐方向展開,更清晰地理解其意義:
B1. 遇事要有膽量:打破 “不敢” 的心理壁壘,是行動的起點
“膽量” 并非魯莽沖動,而是在理性判斷基礎上,敢于直面未知、風險與挑戰(zhàn)的勇氣,是 “想做” 到 “敢做” 的關鍵一躍。
核心內涵:不被恐懼綁架(如怕失敗、怕非議、怕變化),在關鍵時刻能 “站出來”“跨出去”—— 比如職場中敢接有難度的項目、生活中敢直面問題而非逃避、困境中敢嘗試新的破局思路。
為何重要:人生多數(shù)遺憾并非 “做不到”,而是 “不敢做”。機會往往藏在 “不確定” 里,沒有膽量邁出第一步,再好的想法也只是空想。就像創(chuàng)業(yè)、轉型、突破舒適區(qū),都需要膽量先 “推開那扇門”。
如何培養(yǎng):不必追求 “無所畏懼”,而是學會 “帶著恐懼前行”—— 先做 “小風險嘗試”(如公開發(fā)言、主動溝通),積累 “成功反饋”;同時明確 “最壞結果”,多數(shù)時候會發(fā)現(xiàn) “恐懼遠大于實際風險”。
B2. 行事要有氣量:跳出 “自我” 的局限,是協(xié)作的前提
“氣量” 指行事時的格局與包容度,不糾結于眼前得失、不執(zhí)著于個人好惡,能從更長遠、更全局的角度考慮問題,是 “把事做順” 的關鍵。
核心內涵:不斤斤計較(如合作中不搶功勞、不揪小錯),不情緒化決策(如被反對時不急于反駁,先聽邏輯;遇挫折時不怨天尤人,先找解法),能容納不同意見、接受不完美。
為何重要:任何事都離不開他人協(xié)作 —— 職場中需要同事配合、生活中需要家人包容、社會中需要資源聯(lián)動。若氣量太小,要么因 “爭一時對錯” 得罪人,要么因 “算一時得失” 錯失機會,最終把路走窄。
如何培養(yǎng):遇事多問自己 “目標是什么”(而非 “我爽不爽”),比如和同事有分歧時,先想 “我們共同的目標是把項目做好”,而非 “必須證明我對”;學會 “換位思考”,理解他人的立場與難處,氣量自然會放寬。
B3. 容人要有度量:放下 “計較” 的執(zhí)念,是人際的基石
“度量” 是對他人的包容力,能接納別人的缺點、原諒無心的過錯、尊重與自己不同的價值觀,是 “讓人愿意靠近” 的核心,也是領導力、人格魅力的重要體現(xiàn)。
核心內涵:不苛責他人(如朋友偶爾的疏忽、下屬工作的小失誤,不抓著不放),不嫉妒他人的優(yōu)秀(能為別人的成功鼓掌,而非心生不滿),不記恨過往的矛盾(懂得 “翻篇”,不被舊怨消耗)。
為何重要:人無完人,若度量太小,眼里全是別人的 “錯”,身邊只會剩下 “敵人”;反之,有度量的人,能聚集更多愿意信任、支持自己的人 —— 就像歷史上的劉邦,能容韓信的 “傲”、蕭何的 “細”,最終匯聚眾才成就大業(yè);而項羽因容不下范增,最終眾叛親離。
如何培養(yǎng):先接納 “自己也不完美”—— 明白自己也會犯錯、也有缺點,便不會對他人求全責備;學會 “抓大放小”,關注他人的優(yōu)點和對事情的價值,而非糾結于無關緊要的瑕疵。
B4. 成事要有能量:夯實 “能做” 的實力,是結果的保障
“能量” 是實現(xiàn)目標的硬實力,包括專業(yè)能力、資源整合力、抗壓耐力等,是 “敢做”“會做” 之后,真正 “做成” 的支撐。沒有能量,膽量會變成 “蠻干”,氣量和度量也只是 “空有好脾氣”。
核心內涵:是 “解決問題的能力”(如遇到技術難題能找到解法、遇到資源短缺能想到辦法),是 “持續(xù)輸出的耐力”(如長期堅持項目推進、克服反復的挫折),也是 “整合資源的能力”(知道誰能幫自己、如何聯(lián)動力量)。
為何重要:就像蓋房子,膽量是 “敢動工”,氣量是 “和工人好好合作”,度量是 “包容施工中的小誤差”,而能量就是 “有設計圖紙、有建材、有施工技術”—— 沒有這些,房子根本建不起來。比如想做自媒體,膽量是 “敢開播”,氣量是 “接受初期數(shù)據(jù)差”,度量是 “包容網(wǎng)友的不同評論”,但最終能成事,還需要 “會做內容、會運營” 的能量。
如何培養(yǎng):聚焦 “目標導向的能力積累”—— 想做成什么事,就針對性補什么能力(如想創(chuàng)業(yè)就學商業(yè)邏輯、想升職就練專業(yè)技能);同時注重 “韌性培養(yǎng)”,在挫折中總結經(jīng)驗(而非被打垮),讓每一次困難都成為 “能量升級” 的契機。
B總結:“四量” 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人生修行
沒有膽量,能量再強也可能 “困在原地”;
沒有氣量,膽量易成 “孤膽英雄”,難聚合力;
沒有度量,氣量易成 “表面包容”,難獲真心;
沒有能量,前三者都是 “空中樓閣”,難有結果。
從 “敢做事” 到 “會做事”,再到 “能容人”“做成事”,這 “四量” 既是對個人行為的指引,也是長期修煉的方向 —— 缺哪一塊,就補哪一塊,最終才能在人生的各種挑戰(zhàn)中,既 “行得穩(wěn)”,又 “走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