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每100克南瓜的嘌呤含量只有2到5毫克,這個數(shù)字低得讓人吃驚,比大米、雞蛋甚至一些蔬菜還要安全,打破“吃蔬菜也可能引發(fā)痛風”的誤解!
中國營養(yǎng)學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南瓜的嘌呤水平幾乎是食物中的“底線”,對于痛風患者來說,它簡直就是隱藏的救星。 很多人卻因為不懂這一點,錯過了秋季便宜的養(yǎng)生寶典。
秋天一到,菜市場里南瓜堆成山,價格跌到幾毛錢一斤,這時候不囤貨更待何時?
老話說“秋瓜抵補藥”,不是瞎吹的。 南瓜這東西,看著普通,里頭卻藏著健脾、降壓、防痛風的三重魔力。 咱們今天就掰開揉碎說說,怎么靠它吃出健康,還省下一大筆錢。
先說說健脾這事兒。南瓜里頭的膳食纖維和果膠,真是腸胃的貼心小棉襖。
果膠這東西,遇水能變成黏糊糊的凝膠,裹在胃壁上,減少刺激;膳食纖維則像個小刷子,把腸道里的垃圾往外推。
中醫(yī)早就把南瓜歸入脾經(jīng)和胃經(jīng),特別適合那些吃點涼的就拉肚子、或者老是沒胃口的人。
數(shù)據(jù)擺在這兒:每100克南瓜含0.8到1.2克膳食纖維和0.5到0.7克果膠,這是實打?qū)嵉淖o胃高手。 簡單蒸一碗南瓜粥,早晚喝上,肚子暖暖的,消化順溜多了。
降壓的功效讓人眼前一亮。 南瓜是高鉀低鈉的典型代表,鉀含量高達340毫克 per 100克,鈉卻只有1到2毫克,鉀鈉比超過200:1。 這比例在天然食物里算頂尖了,鉀能幫身體排出多余的鈉,減輕血管壓力,自然就把血壓往下壓。
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南瓜里的γ-氨基丁酸也能舒緩神經(jīng),間接穩(wěn)血壓。 對于高血壓人群來說,把南瓜當主食部分替換,比如做成烤南瓜塊或者南瓜泥,堅持吃上一陣,不少人都說頭暈的感覺少了。 別忘了,這法子便宜又安全,比天天吃降壓藥自然。
防痛風才是南瓜的王炸技能。 嘌呤低到2-5毫克每100克,啥概念? 比肉、魚、豆類都低得多,甚至低于很多水果。 痛風發(fā)作是因為尿酸結(jié)晶沉淀,南瓜的堿性特質(zhì)能中和尿酸,減少結(jié)晶形成。
再加上它熱量低、飽腹感強,幫控制體重,間接降低了痛風風險。 臨床營養(yǎng)師常推薦痛風患者多吃南瓜,尤其是做成無添加的南瓜干當零食,解饞又健康。 現(xiàn)實里,多少人因為不懂這數(shù)據(jù),瞎吃高嘌呤食物,結(jié)果半夜腳疼得哭爹喊娘,早知道南瓜這么靈,省多少止痛藥啊。
吃法上,花樣多得很。 烤南瓜簡單:切塊刷點橄欖油,撒點黑胡椒,烤箱200度烤20分鐘,外焦里嫩,甜味濃縮,營養(yǎng)還不流失。 咸蛋黃焗南瓜是網(wǎng)紅菜,咱可以健康版來做
先蒸熟南瓜,再裹少量咸蛋黃碎,控制鹽分,香而不膩。 自制無糖南瓜干是存糧妙招:南瓜切片、焯水、曬干,零添加,嚼起來嘎嘣脆,能放半年不壞。 這些法子都不費勁,廚房小白也能搞定。
儲存是關(guān)鍵。 買30斤老南瓜,挑皮硬、??莸哪欠N,曬干最劃算。切0.5厘米厚片,焯燙1-2分鐘,鋪開曬5-7天,直到干透脆硬。
南方潮濕的話,用密封袋加干燥劑,存陰涼處,6-8個月沒問題。 冬天拿出來燉湯、煮粥,甜滋滋的,營養(yǎng)一點不打折。
算筆賬:秋南瓜便宜,30斤花不了幾十塊,曬干后縮水耐存,吃到冬天省下不少買菜錢。
這吃法不是瞎鬧,背后有科學撐腰,也有老百姓的實惠。 秋天動作快,囤起南瓜,健康自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