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span>
《上李邕》
唐·李白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diào),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別人看不起自己,又有什么關(guān)系,自己相信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一如詩人,不論他人如何不看好自己,自己始終相信:
終有一天自己會像莊子筆下的鵬鳥一般,順風而上九萬里,成為萬眾矚目的閃耀之星。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縱觀古今詩壇,還有比“天生我材”更凡爾賽的的詩句嗎!
更難能可貴的是,詩人用一個“我”字,寫出了詩人對自我價值的高度肯定,讀之令人心潮澎湃:
活在這人世間,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煙火,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
“必有用”三個字更是寫出了詩人內(nèi)心無比堅定的信念,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披荊斬棘,乘風破浪,“直掛云帆濟滄?!?。
后一句“千金散盡還復來”道出了詩人對于未來的十分樂觀的心態(tài)!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唐·杜甫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詩人眼中的自己,論學識,學富五車,鮮有人及;論作詩,才高八斗堪比曹植;論作賦,才華橫溢比肩揚雄。
有如此才學,當然可以自負一些,傲氣一些!

朝紅日出,依舊與天齊?!?/span>
《詠竹》
明·朱元璋
雪壓枝頭低,雖低不著泥。
一朝紅日出,依舊與天齊。
或許在他人看來,竹是謙謙君子的象征。
但在詩人心中,它更像是心懷遠大理想的有志之士。
竹,雖然剛發(fā)芽時不過只是一顆小小的筍,但不畏風雪,不懼霜寒的它,終將成長為一棵頂天立地的竹。
即便遭遇再大的磨難,它也不會就此屈服。
因為它的心中,始終有著沖向云霄的鴻鵠之志。
只要機會來臨,它定能扶搖直上,成為萬眾矚目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