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錫不匱
“永錫不匱”這個成語,讀音為 yǒng cì bù kuì,意為“永遠(yuǎn)賜予,永不匱乏”。它用來形容恩澤深厚,永不斷絕。這個充滿感恩與祝福的詞語,并非源自某個具體的歷史事件,而是出自儒家經(jīng)典 《詩經(jīng)·小雅·隰?!?中的詩句,其背后蘊(yùn)含的是孝道與仁政的永恒理想。
《詩經(jīng)》中的《隰?!芬辉?,以茂盛的桑樹起興,表達(dá)了對心中君子的愛戴與思念。詩的最后一段寫道: “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內(nèi)心深深地愛著他,為何不向他傾訴呢?將這情感深藏心底,沒有一天能夠忘記?。?/div>
而在其后的另一篇《左傳·文公三年》中,君子在評論這首詩時,引申并提煉出了更高的境界,說道:“《詩》云:‘孝子不匱,永錫其類?!涫侵^乎!” 這里的“永錫不匱”便作為對美德和福澤傳承不息的一種崇高描述。
要理解這個成語,我們可以構(gòu)建一個符合其精神的歷史場景:
在古代一位賢明君主的朝廷上,一位深受敬重的老臣即將告老還鄉(xiāng)。國王在為他舉行的餞行宴會上,感慨萬千。這位老臣一生勤勉,廉潔奉公,不僅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更是言傳身教,為國家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zhèn)涞哪贻p才俊。
國王舉起酒杯,對老臣和眾臣說:“愛卿一生,可謂‘永錫不匱’之典范。您將畢生所學(xué)與智慧,如同永不枯竭的甘泉,無私地賜予了國家和后人。您所建立的功業(yè)、所倡導(dǎo)的風(fēng)氣、所培養(yǎng)的人才,將會世代傳承,使國家受益,永不匱乏。這才是真正的‘孝子不匱’(孝子的美德沒有窮盡),上天也會因此永遠(yuǎn)賜福于您和您的同類賢德之人?!?/div>
這番話,精準(zhǔn)地詮釋了“永錫不匱”的深意。它不僅僅是指物質(zhì)賞賜的豐富,更是指精神、美德、教化與恩澤的永恒傳承與無限供給。
因此,這個成語后來被廣泛用于:
1. 歌頌君王恩澤:祝愿皇恩浩蕩,福澤綿長,惠及萬民,永不斷絕。
2. 贊美父母之恩:父母的慈愛與教誨,是子女一生取之不盡的財富。
3. 頌揚(yáng)師長之德:老師傳授的知識與道理,為學(xué)生打開了永不匱乏的精神寶庫。
“永錫不匱”承載了中國文化中對美德傳承和精神財富最為美好的祝愿,它描述的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最珍貴的饋贈不是一時的金銀,而是能源遠(yuǎn)流長、惠及后世的智慧與仁德。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