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震撼全美的槍響——
當?shù)貢r間9月10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堅定盟友、MAGA運動旗手、堅定的擁槍主義者查理·柯克,在猶他州一所大學演講時遭槍擊身亡,年僅31歲。
聽聞噩耗,特朗普連發(fā)三帖,稱這一天為“美國的黑暗日”,并下令全國下半旗志哀。
當?shù)貢r間9月10日,查理·柯克在猶他山谷大學發(fā)表演講。圖源:網(wǎng)絡(luò)
一
查理·柯克,是一名美國網(wǎng)紅。
在X平臺上,他有500多萬粉絲;TikTok上,他有700多萬追隨者;他主持的《查理·柯克秀》,在蘋果新聞類播客中高居第四。
因此,在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陣營中,他是最具聲量的青年意見領(lǐng)袖之一。
柯克最“出圈”的行為是搞辯論。他在全美各大高校間巡回,搭起一頂標志性的帳篷,上面寫著“證明我錯了(PROVE ME WRONG)”,本人端坐帳中舌戰(zhàn)各方。
辯什么?美國保守派與自由派爭論最多、每次大選都針尖對麥芒的話題——性別究竟有幾種?該不該在美墨邊境建墻?墮胎是不是合法?……
作為堅定的保守派,柯克立場鮮明:反對跨性別理論、支持嚴控移民、反墮胎,尤其批判左翼的“政治正確”與“覺醒文化”。鏡頭前,他言辭犀利,而對手(自由派學生、LGBT群體等)要么啞口無言,要么“無能狂怒”。
這些視頻讓他火出了圈。TikTok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2024年投票支持特朗普的、30歲以下TikTok用戶中,柯克是該平臺上最受信任的人。他創(chuàng)辦的“美國轉(zhuǎn)折點(Turning Point USA)”組織,也成為全美最大的青年保守力量。
不夸張地說,特朗普能“2.0”,柯克立下汗馬功勞。要知道,年輕人本是民主黨的票倉,但去年大選,哈里斯在年輕選民中的領(lǐng)先優(yōu)勢,比2020年拜登時縮水12個百分點。
一些外媒和觀察家甚至將他視為特朗普(40后)、萬斯(80后)之后,第三代MAGA領(lǐng)袖的有力人選——言下之意,若非遇刺,他未來也是可能競選總統(tǒng)的。
悼念者在“美國轉(zhuǎn)折點”總部搭建的臨時紀念碑前志哀。圖源:網(wǎng)絡(luò)
二
為啥刺殺柯克?
目前,槍手依然未被抓獲,作案動機仍不可知。但柯克之死,已在美國掀起輿論巨浪。
除了沉痛悼念的特朗普,馬斯克也在社交媒體發(fā)文,歷數(shù)特朗普遭遇未遂暗殺、醫(yī)療高管謀殺案、柯克之死,直斥“左派是謀殺黨”;奧巴馬、拜登發(fā)聲譴責暴力,主流左翼媒體則排出2021年國會山騷亂、2022年佩洛西丈夫遇襲、今年明尼蘇達州民主黨議員被謀殺等事,強調(diào)民主黨也是“受害者”。
柯克之死,宛如一則美國政治的黑色寓言。
他倒在大學校園:本應(yīng)開放、理性、交流思想的校園,如今卻被政治操弄、敵對歧視和對立對抗左右;
他死于辯論途中:他的理念,是“通過與意見相左者對話來消弭分歧”,但辯論被子彈打斷,對話被暴力終結(jié);
他堅定支持公民持槍權(quán):用他的話說,“每年不幸付出一些槍擊死亡的代價是值得的”,最終卻在討論大規(guī)模槍擊議題時中彈身亡。
當言論自由撞上槍支自由,究竟誰會獲得真正的自由?
倘若生命可以重來,不知堅定的擁槍主義者柯克是否會改變自己曾經(jīng)的立場?
這起個人悲劇,也讓人看到美國民主衰敗、制度失靈的危機。
一個國家那么多人,有不同意見很正常。美國素來標榜民主,也就是說讓大家通過辯論、爭吵,吵出一個“相對不壞”的結(jié)果。
可現(xiàn)在呢?美國的理性對話空間越來越小,黨爭演變?yōu)樯縿映鸷?,政治暴力加劇。有些美國人似乎已?jīng)放棄了說服對方,直接使用拳頭甚至槍彈了。
如此“民主”,還值得美國人為之驕傲嗎?
文/螺螄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