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日的熱烈逐漸消散
此時迎來了最宜人的季節(jié)
雖偶有“秋老虎”出沒
但早晚的微風已帶來絲絲涼意

拂去身上的燥熱
既沒有夏日的悶熱與暴雨侵襲
也未到深秋的寒冷蕭瑟
最適合背上行囊
踏上一條風景絕美的徒步路線

市體育局為大家推薦一些
長三角地區(qū)經(jīng)典的夏末秋初徒步路線
開啟一場與自然的美好邂逅吧!

作為上海中心城區(qū)規(guī)模最大
優(yōu)秀歷史建筑最多的歷史文化風貌區(qū)
衡復風貌區(qū)在這個季節(jié)盡顯“海派腔調(diào)”

從武康大樓出發(fā),這座始建于1924年的“諾曼底公寓”,歐式古典主義風格建筑搭配金黃的銀杏葉,隨便一拍都是復古大片。

小紅書博主@虎牙君
沿著武康路前行,道路兩旁百年梧桐樹枝繁葉茂,陽光透過枝葉縫隙灑下,光影斑駁。拐入安福路,這里是上海潮流文化的匯聚地,潮流買手店、特色咖啡館鱗次櫛比。

五原路則滿是生活氣息,老式理發(fā)店、裁縫鋪與創(chuàng)意工作室和諧共處,沿途還能看到不少精致的花園洋房,鐵藝雕花的大門、爬滿青藤的外墻,盡顯歲月沉淀。

小紅書博主@玖_HY
復興西路兩側,花園別墅錯落有致,漫步其間,能聞到路邊花店飄出的陣陣花香,還可走進修道院公寓,感受哥特式建筑的神秘韻味。

小紅書博主@紅桃桃
終點衡山路,夜晚霓虹閃爍,而白天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泛黃,與街邊的歐式建筑相得益彰,歐式風格的酒吧、餐廳為徒步之旅增添浪漫氛圍。

小紅書博主@設計師|大可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qū)東北部,北起華山路,東到瑞金二路,南至淮海中路,西臨天平路、華山路。

紫金山植被豐富
山林漸漸染上秋意
不同樹種呈現(xiàn)出不同色彩
仿佛一幅天然的油畫

推薦三條路線:
①休閑觀景線(紫金山索道下站-天文臺路-紫金山天文臺-頭陀嶺),全程約3.5公里,累計爬升320米,路況以柏油路和石階為主,坡度平緩,適合老人、小孩及休閑游客;

②經(jīng)典挑戰(zhàn)線(中山陵博愛坊-音樂臺-流徽榭-明孝陵石象路-紫霞湖-頭陀嶺),全程8公里,累計爬升480米,途經(jīng)多個核心景點,耗時約3至4小時,適合有一定體力的徒步者;

③野趣環(huán)線(靈谷寺-黃馬水庫-范鴻仙墓-頭陀嶺-紫霞湖),全程10公里,累計爬升550米,含部分山林野路,路況稍復雜,耗時約4.5小時,適合戶外愛好者體驗野趣。

沿途可打卡中國近代第一座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登頂頭陀嶺(紫金山主峰,海拔448.9米),可俯瞰滿山景色。

野趣環(huán)線深入紫金山腹地,黃馬水庫藏于山林間,倒映著岸邊秋樹,是小眾拍照點;范鴻仙墓周邊古木參天,落葉鋪滿石階,盡顯清幽。

地址:南京市玄武區(qū)鐘山風景名勝區(qū),多條徒步線路覆蓋紫金山核心景區(qū)。

作為 “中國四大避暑勝地” 之一
這個季節(jié)的莫干山古道藏著
“一半竹海疊翠,一半秋意漸濃” 的獨特景致

小紅書博主@杜導又迷路
一路建筑林立
與斑斕的景色相互映襯,別具風情

小紅書博主@杜導又迷路
推薦兩條路線:
①休閑體驗線(庾村-莫皋塢-劍池-蔭山街),累計爬升350米,路況以竹林步道和石階為主,耗時1.5至2小時,適合親子或休閑徒步;
②全景環(huán)線(庾村-大坑景區(qū)-裸心堡-蘆花蕩公園-劍池-庾村),累計爬升680米,途經(jīng)多種地貌,適合有一定體力的戶外愛好者,可全方位感受莫干山秋景。


小紅書博主@杜導又迷路
沿途還有不少隱匿在竹林間的精品民宿,徒步結束后可入住,體驗山景露臺下午茶,品嘗德清特色的筍干燒肉、莫干山土雞湯,感受慢節(jié)奏的山野生活。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莫干山鎮(zhèn)

徽杭古道全長約15公里
是古時徽商和浙商互通貿(mào)易的重要通道

小紅書博主@雜念鋪老板
正穿(績溪進,臨安出)全程約13-15公里,累計爬升800米,上坡較多,難度相對較大,適合有一定經(jīng)驗的戶外愛好者;

小紅書博主@雜念鋪老板
反穿(臨安進,績溪出)全程13-15公里,累計爬升400米,上坡短,下坡比較多,難度相對較小,適合大多數(shù)戶外小白以及帶娃的家庭。

小紅書博主@雜念鋪老板
沿途有峽谷山中的溪水、瀑布
經(jīng)過江南第一關,地勢險要

小紅書博主@哈哈哈哈哈哈哈
藍天凹海拔1050米,是古道的最高處,兩座山峰呈“凹”字型,藍天白云嵌入其中,視野開闊,風景絕美,還是游客喜愛的野營之地。

小紅書博主@雜念鋪老板
行走其間
仿佛能聽見往昔徽商們匆匆的腳步聲
感受千年歷史的沉淀

小紅書博主@雜念鋪老板
地址:安徽省績溪縣伏嶺鎮(zhèn)至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qū)馬嘯鄉(xiāng)
背上行囊出發(fā)吧!
去感受風拂過臉頰的愜意
去見證自然換季的浪漫
把夏末秋初的溫柔與治愈
都裝進前行的腳步里!
資料:市體育局
編輯:王婷君、耿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