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星計劃2期#
#創(chuàng)作挑戰(zhàn)賽十期# 古詩詞中那些恬淡超然、意境空遠(yuǎn)的句子,恰好能帶我們暫時脫離喧囂,回歸內(nèi)心的寧靜。
今天這 6首詩,意境空遠(yuǎn),讀來讓人心里發(fā)靜,摘抄收藏正合適。
明月入我戶,清風(fēng)吹我衣。

-01-
《夏夜步月》
——明 于謙
明月入我戶,清風(fēng)吹我衣。
散步下瑤階,仰看星斗輝。
萬籟寂不聞,群動咸息機(jī)。
嘯歌振林藪,鳥雀爭分飛。
興盡卻歸來,此意知者稀。
這首詩中,雖然只有詩人自己懂這份心境,但依然享受此刻的安寧,他將夏夜漫步賞月的情境描繪得如詩如畫,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那份寧靜與美好。同時,詩人也借景抒情,表達(dá)了自己對這份寧靜與美好的珍惜。
生活再忙,也別忘了抬頭看看月亮,風(fēng)會吹走煩躁,月光能撫平焦慮。
心空道亦空,風(fēng)靜林還靜。
-02-
《卜算子》
——唐 呂巖
心空道亦空,風(fēng)靜林還靜。
卷盡浮云月自明,中有山河影¤
供養(yǎng)及修行,舊話成重省。
豆爆生蓮火里時,痛撥寒灰冷。
詩人呂巖說,心里沒有雜念,連
"道"
也變得空明;風(fēng)停了,山林也跟著安靜下來。等浮云被卷走,月亮自然露出明亮的模樣,連山河的影子都映在月色里。修行路上,回頭想想過去的話,才明白:就像豆子在火里爆開似蓮花,要忍著痛撥開冷灰,才能見真章。這般玄妙意境,是否也讓你對道家清修之境心生向往呢?
生活中的難題,往往不是事情本身難,而是我們想太多、放不下。試著讓心 "空" 一點,答案或許會自然浮現(xiàn)。
心同流水凈,身與白云輕。

-03-
《枕石》
——明 高攀龍
心同流水凈,身與白云輕。
寂寂深山暮,微聞鐘磬聲。
此詩中,詩人把自己的心境寫得通透:心像流水一樣純凈,沒有雜質(zhì);身體像白云一樣輕盈,沒有負(fù)擔(dān)。在寂靜的深山暮色里,偶爾聽到遠(yuǎn)處傳來斷續(xù)的鐘磬聲,更顯山間的安寧。整首詩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現(xiàn)了詩人追求心靈自由與寧靜的崇高境界,給人以清新脫俗、空靈澄澈之感。
身心潔凈,不為外物所累,心凈了,身就輕了;身輕了,日子自然就清靜了。
清談半窗月,澹坐一杯茶。
-04-
《冬至和適莊即事韻》
——宋 王柏
跛躄廢人事,來投大士家。
清談半窗月,澹坐一杯茶。
燕豆來霜果,鴝瓶浸臘花。
葭浮才一日,芳思已無涯。
王柏腿腳不便,便躲到佛寺里避世,卻意外尋得一份自在:"清談半窗月,澹坐一杯茶",和友人聊著天,窗外有半輪明月作伴;靜靜地坐著,手里捧著一杯清茶,案上有霜果、瓶里有臘花。冬至才過一天,心里的美好情思早已漫無邊際。整首詩以質(zhì)樸的語言,描繪了自己在冬至?xí)r節(jié)于佛寺中的閑適生活,字里行間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悠然自得的心境。
生活可以很簡單——一窗月、一杯茶、一個可聊的人,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白云寂寂水潺潺,云出無心水自閑。
-05-
《白云庵》
——宋 石安期
白云寂寂水潺潺,云出無心水自閑。
云水不知人換世,至今依舊滿溪山。
白云悠悠,寂靜無聲,溪水潺潺,流淌不歇。白云自在飄出,毫無刻意之心,溪水從容流淌,盡顯閑適之態(tài)。云與水啊,不知人間已歷經(jīng)多少世事變遷,可它們依舊,布滿整個溪谷山巒。整首詩以云水為意象,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空靈悠遠(yuǎn)的意境,讓人在品味詩句的同時,仿佛置身其中,忘卻了世間的煩惱與紛擾。
像云水這般 "無心""自閑",不被外界的變化牽著走,守著自己的節(jié)奏過日子,就能在紛擾里守住一份清靜。
水心云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

-06-
《游月陂》
——宋 程顥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臺。
萬物已隨秋氣改,一樽聊為晚涼開。
水心云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
世事無端何足計,但逢佳節(jié)約重陪。
程顥在月陂堤上徘徊,看著萬物隨秋氣變了模樣,便趁著晚涼喝上幾杯。"水心云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水中的云影悠閑地互相映照,樹林里的泉聲從寂靜中傳來,不吵不鬧,卻格外治愈。他笑著想:世事繁雜何必計較太多?只要遇到好的時節(jié),便和朋友相約,再來游玩一番。
世事無常,但不妨靜心品味當(dāng)下。與好友相約、共賞美景,不計較、不糾結(jié),心自然就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