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星計劃2期#
#2025頂端秋日創(chuàng)作季#

時光的彼岸,原是不可企及的遠方,然而人卻偏要頻頻回望。于是每每覺得歲月早刻滿了風霜,如同一張被摩挲得發(fā)黃的紙,邊角卷起,字跡漫漶,卻仍固執(zhí)地攤在記憶的案頭。
夏末的蟬鳴漸漸沉了下去,起初是激昂的高音,繼而轉作斷續(xù)的低吟,終至無聲。這聲音的消隱,竟如退潮一般,不知不覺間已將盛夏卷了回去。取而代之的是秋意,它不像季節(jié)更替那般大張旗鼓,倒像是從地底沁出來的涼氣,悄然爬上了鄉(xiāng)路,浸透了行人的布鞋。腳下的土路因此顯得格外清醒,仿佛剛從長夢中醒來,冷眼旁觀著人世間的往來。

這條鄉(xiāng)路,短得很。若以孩童的步幅計量,不過三五百步;即便老者蹣跚,亦不至半個時辰便到了頭。柏油未鋪時,雨天一地泥濘,晴日滿天塵土;后來敷了水泥,平整是平整了,卻失卻了先前的那份天然趣味。路旁的槐樹倒是愈發(fā)茂盛,春來飛花,秋至落葉,歲歲如此。
然而這路的長度,原不在它的物理距離。人一腳踩進去,回憶便如泉水般涌出,童年竟自四面八方包抄而來。那時節(jié),這路是何等寬闊!孩童眼中的世界,尺寸本與成人不同。路上的一洼積水便是湖泊,一截枯枝便是舟楫,數(shù)粒石子便是群山。我們在這“遼闊”天地間奔跑呼喊,將整條路據(jù)為我們的王國。
我記得路東第三棵槐樹下,常有賣麥芽糖的老者。他的糖塊盛在鐵皮盒子里,陽光一照,泛出琥珀色的光。我們每每圍著他,掏出汗?jié)竦挠矌?,換得一小塊甜。那糖在口中融化,甜味順著喉嚨滑下去,竟似能把整個童年都浸甜了。
我又記得路西拐角處的石階,夏日里常坐著納涼的老人。他們搖著蒲扇,講述那些聽了又聽的故事。我們假裝不在意,卻支起耳朵捕捉每一個字眼,然后將這些陳年舊事改編成自己的傳奇,在游戲中一遍遍重演。
這路的確短得幾步就到盡頭,然而一旦與回憶糾纏,便長得沒有終點。原來故鄉(xiāng)的路從不會真的走完,它在我們離去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在記憶中自我復制,無限延伸。我們每回首一次,它就又長出一截,如同藤蔓,悄悄爬滿了心的每個角落。

那些藏在風里的童年,早跟著那時的風與秋意,住進了每一次回望的時光里。如今我站在路的這一端——所謂時光的彼岸——分明看見從前那個孩童還在路的另一端奔跑,笑聲清脆,如同檐下的風鈴。
故鄉(xiāng)的路,原來是一條永無終點的回廊,我們在其中走來走去,始終不曾真正離開。而那把舊時的鑰匙,就藏在每一個秋天的風里,等著我們某一次回首時,再度開啟那扇從未真正關閉的門。(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涵曦
2025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