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桂花飄香的時節(jié)
去年的桂花似乎晚了許多,一直到“十一”節(jié)開放。今年的桂花似乎更早一點,早在“十一”之前。說起桂花,不免想起了以前單位的桂花樹。
1993年,我調(diào)入了新的單位,位于老城區(qū)教場街。這是洛陽市最早的花園,民國時期為吳佩孚的私家花園。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洛陽市除了老城區(qū)居民以外,幾乎無人知曉。
初次踏入新單位,費了一陣子周折。坐汽車在青年宮下車,順著南大街一直走。經(jīng)過一段服裝市場,南大街最著名的褲子王店鋪位于中間,門店前一條巨大的褲子映在眼前。許多人慕名而來,生意十分火爆。

再往南走,日漸荒涼,經(jīng)過南關(guān)護城河,向東拐入貼郭巷,見到一座小學,歷史悠久。據(jù)傳共和國領(lǐng)袖劉少奇前來視察過該校。順著貼郭巷南走,便進入了郊區(qū)工農(nóng)村地界。這里地勢低洼,村民所有的下水流在這里,形成了一個大水坑,常年如此。汽車過后,水面四濺,稍不留神會濺到行人身上。
不遠處,見到一座紅磚圍墻,這就是我單位的院子。進了大門,見到四間平房,時任領(lǐng)導老葛接見了我??吹饺绱谁h(huán)境,心里不太舒服,但也沒有辦法。既來之則安之。
因草花班缺人,我又是年輕人,就分到了草花班,與其他人員一起種花。說實在的,自從園林學校畢業(yè)以后,雖有理論知識,一直未曾實踐過。我就從零開始,邊學邊干。

種草花是一種十分繁瑣的工作,責任心強,稍不留神,前功盡棄。當時我與職工一起扦插國慶菊。拿著手剪,采摘菊花嫩梢約3-5cm長,去掉下部葉片,保留頂部1-2片葉子,插入用蛭石鋪成的扦插床內(nèi)。全部完成后,噴灌打開。既保持水分,又能促進光合作用。很快,一周左右,國慶菊生了根,待根須飽滿,我們開始了另一項工序-----上盆。
上盆。顧名思義,就是將幼苗栽入花盆內(nèi)。初期的栽花多用瓦盆,盆徑約20cm。瓦盆透氣性好,是養(yǎng)花的首選。后來因為笨重、難看,而改為塑料盆。
上盆前,先進行培養(yǎng)土的配制。培養(yǎng)土多為菜地土或樹葉常年堆積形成的土壤,冬季澆灌人糞尿,經(jīng)過一冬的發(fā)酵,第二年用耙子深翻,再加入爐渣拌合而成。

栽苗。先將花盆搬運至指定地方,拉線、擺整齊。橫向八個一排,便于操作,長度依地形而定。先用小鏟子將培養(yǎng)土裝入花盆中。一切完畢,開始栽苗。一般選擇在下午五點以后進行。這時太陽基本落山,比較涼爽。用花鏟在花盆中間刨個坑,再將小苗種入花盆,輕按,以免損壞根系。
澆水。三分種七分養(yǎng)。栽苗以后,澆水很重要。一般分三次進行。第一次澆水要少,使苗子與土壤牢固,水大,容易沖掉苗子。第二遍水,可以澆得多一些。第三遍水,基本澆透了。以后見干再澆,澆則澆透。
養(yǎng)護。養(yǎng)草花是一項十分繁瑣的工作,非得耐住性子不可。小苗成活后,原有子葉開始脫落,重新長出真葉來。在生長過程中,多次摘心,一是控制高度,二來抑制花芽生長。到了八月中旬,最后一次摘心,專業(yè)術(shù)語叫“定頭”。以后只管澆水、施肥即可。

擺放。到了九月份,國慶菊開始花蕾發(fā)育,一天一個樣?!笆弧敝?,我們將花擺到街頭、花壇,供人們欣賞。至此國慶菊養(yǎng)護暫告一段落。其他還有雞冠花、一串紅等,養(yǎng)護大同小異,不再一一敘述。
令人興奮的是,在公園湖邊,有幾株桂花樹,屬金桂品種,非常高大,據(jù)說株齡有近五十年。花開時節(jié),全園飄香。周圍市民前來觀看。每當勞累之時,我會來到桂花樹下,吸吮著桂花的香氣,工作的煩惱一掃而光。
這幾株桂花樹一直伴隨我了二十余年,記錄了我青春美好記憶。后來,因老城區(qū)開發(fā)建設,我不得不離開了原單位,來到了新的單位工作。

每當桂花飄香時節(jié),我就想起了曾經(jīng)工作過的地方。在那里,既有心酸苦衷,更多的是快樂;在那里,我得到了鍛煉,磨練了意志。
人生路漫長,處處充滿艱難坎坷,唯有勇敢面對,成功之路近在眼前。
2025年9月12日星期五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