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和年間,柳宗元被貶永州,遠(yuǎn)離朝堂,心中郁憤難平,常攜童仆漫游城郊山水,遂作《永州八記》,寄情于景。
彼時永州荒僻,多無人問津的幽泉怪石。柳宗元尋得西山,攀援登頂,見“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頓覺心神開闊;游鈷鉧潭,觀潭水“清冽可鑒毛發(fā)”,又嘆其被棄于荒野;至小石潭,見“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游魚“皆若空游無所依”,暫得歡愉,卻又因寂寥之境生出悵惘。
他筆下的山水,皆含深情。石渠的曲折、石澗的清幽、小石城山的奇崛,不僅是自然之景,更藏著他對人生境遇的慨嘆。《永州八記》以清麗之筆寫荒遠(yuǎn)之境,將抑郁之情融于山水之間,既開創(chuàng)了山水游記的新體式,更讓后人透過文字,讀懂了一位貶官文人的孤高與堅守。
#創(chuàng)作挑戰(zhàn)賽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