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影的召喚
每當(dāng)夕陽西下,紅巖嶺便成了光影的舞臺。那片被歲月雕刻的巖壁,在晚霞的映照下仿佛被賦予了生命,紅得熾熱、艷得驚心。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我曾無數(shù)次站在那片山腳下,仰望著那抹天邊的絢爛,心中涌動著難以言喻的感動。
那天,我約了好友林遠一同前往紅巖嶺拍攝日落。他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卻對攝影有著近乎偏執(zhí)的熱愛。我們相識于一次攝影展,他的一張雪夜松林照讓我至今難忘。
“你確定今天天氣適合?”林遠一邊檢查相機包,一邊問我。
“氣象預(yù)報說云層適中,正好能拍出霞光層次。”我回答,語氣中帶著幾分興奮。
他點了點頭,沒再多說,只是將鏡頭擦拭得更干凈了些。
二、山路上的對話
通往紅巖嶺的小路并不平坦,蜿蜒曲折,兩側(cè)是密密的松林。我們邊走邊聊,話題從攝影技巧聊到了生活瑣事。
“你還記得我們第一次拍日落是在哪兒嗎?”我問他。
“在南湖邊的那座小山,那天你差點把相機掉進水里?!彼α诵Γ壑虚W過一絲溫柔的光。
我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是啊,那時候我還不太懂光圈和快門速度?!?/p>
“可你拍出的那張晚霞,卻比誰都動人?!彼p聲說,“有時候,攝影不只是技術(shù),更是一種情緒的表達?!?/p>
我怔了一下,似乎被這句話戳中了內(nèi)心某個角落。是啊,攝影不只是按下快門那么簡單,它記錄的是那一刻的情緒、溫度,甚至是心跳。
三、巖壁下的等待
我們終于抵達了紅巖嶺的最佳拍攝點。夕陽還未完全沉落,天邊已泛起淡淡的橘紅。風(fēng)輕輕拂過,帶著山間特有的清冷與松香。
“你覺得,為什么人們總是喜歡拍日落?”我忽然問。
林遠沒有立刻回答,而是靜靜地看著遠方。片刻后,他說:“因為日落意味著結(jié)束,也預(yù)示著新的開始。每一縷光,都是告別,也是希望。”
我望著他,心里忽然有些酸澀。原來,他一直在用攝影療愈自己。他父親去年去世,那張雪夜松林照,正是他在父親去世后拍下的第一張作品。
#不一樣的早秋漫游季#
“我總覺得,他在天上看我。”他說,“每當(dāng)我拍下一張好照片,就像他在對我說,你做得很好?!?/p>
我沒有說話,只是默默舉起相機,對準(zhǔn)了遠處那片即將被染紅的巖壁。
四、光影的綻放
太陽緩緩下沉,天際的顏色開始劇烈變化。先是淡淡的金黃,接著是深沉的橘紅,最后是燃燒般的赤紅。整片紅巖嶺仿佛被點燃,巖壁上的每一道裂痕都像被鍍上了金邊。
“快拍!”林遠低聲喊道。
我迅速調(diào)整參數(shù),按下快門。那一刻,風(fēng)停了,鳥飛了,世界仿佛只剩下我們和這片燃燒的紅巖。
“你看那邊!”林遠指著一處巖壁的縫隙,“陽光正好打在那條裂痕上,像是大地在流淚?!?/p>
我順著他的手指望去,果然,那道裂縫仿佛被晚霞溫柔地撫慰,泛著微光,像是某種隱秘的傷痕,也像是某種深藏的希望。
“攝影,不只是記錄?!蔽逸p聲說,“它是一種共鳴?!?/p>
林遠笑了,笑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輕松。
五、余暉未盡
太陽終于完全沉入山后,天邊的云彩仍燃燒著最后的光芒。我們收拾器材,準(zhǔn)備下山。
“今天拍得不錯?!绷诌h說。
“是啊?!蔽彝瞧瑵u漸暗淡的紅巖嶺,心中滿是滿足,“這片巖壁,真美?!?/p>
“不是巖壁美,是你的心,讓它美?!彼f。
我愣了一下,隨即笑了。是的,或許我們拍的從來不只是風(fēng)景,而是我們內(nèi)心深處最柔軟的回響。
六、尾聲
如今,那張紅巖嶺日落的照片掛在我的書房墻上。每當(dāng)夜深人靜,我總會不自覺地抬頭看它,仿佛又回到了那個風(fēng)輕云淡的傍晚,陽光灑在臉上,溫暖如初。
紅巖嶺的日落,依舊每年如期而至。而我,也在一次次按下快門的過程中,學(xué)會了如何與時光對話,如何與自己和解。
這,或許就是攝影的魔力。它不只是光影的藝術(shù),更是心靈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