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野生菌在云南,云南野生菌在楚雄,楚雄野生菌在南華。為什么南華的野生菌有名?有說是緯度的原因,有說是山地的特點,使得大多數(shù)品種的野生菌都有生長??傊?,全縣260萬畝林地,均是野生菌舒適的溫床。
野生菌那新鮮甜美的味道、脆嫩爽口的感覺,加之其環(huán)保指數(shù)和營養(yǎng)價值,輕輕松松就能觸動你的味蕾、吊住你的胃口。野生菌下來的時日,你就看吧,不知從哪里一下涌來那么多的熱情。
南華,也是每年為菌子過節(jié)的地方,這里的野生菌美食文化節(jié),已經(jīng)舉辦了22屆。8月8日,人們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彝族、哈尼族、傣族的姑娘小伙一齊亮相,會場內(nèi)外,還有許多穿漢服的女孩。當(dāng)然,重要的主角是一株株形態(tài)各異的野山菌。
走進野生菌主題廣場,簡直就像走進了野生菌王國,這里有松茸、塊菌、雞油菌、羊肚菌“世界四大名菌”,還有雞樅、榛蘑、松乳菇等“中國十大野生菌”。你看,被稱作“蘑菇之王”的松茸,肥頭肥腦,嬌憨可愛,讓人忍不住要伸手摸一摸;被稱為“地下鉆石”的塊菌,外表有一層崎嶇不平的小突起,像棕色的磨刀石;還有“真菌女皇”竹蓀,頭戴深綠色的菌帽,穿著潔白的網(wǎng)狀筒裙,顯得高貴而倨傲。
這些山野里的精靈,有白色、灰色、黑色的,也有紅色和黃色的,那么鮮艷潤澤,簡直像是刷上的顏色。深情地凝視每一個菌蓋的紋理、菌柄的姿態(tài),想象著它們在山林里、雨露中悄然破土,一點點舒展,撐起傘蓋的情景,不禁驚佩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突然看到一個菌子,大得像小傘,簡直可稱為“野生菌之王”。但旁邊的人說,它只能屈居第二。那么大王呢?圍著一個個攤位找,最終也沒有找到。抬眼間,見藍(lán)色的熒屏閃過一語:“山無陵,天地合,乃得與‘菌’絕!”忍不住笑了。
這些來自大森林的寶物,完全供不應(yīng)求。到處是人頭攢動,很少有空手出去的。我在一個攤位前看到一大堆晾干的菌子,彝族老太說,一百二十元。一斤嗎?哪里,這里的買賣,都是以公斤為單位。
當(dāng)?shù)厝私榻B,這里的野生菌不僅供應(yīng)國內(nèi)市場,而且出口到日本、韓國、法國、意大利等國。路上如何保鮮?人家自有辦法——現(xiàn)在都是國標(biāo)加工、冷鏈運輸體系,保真保鮮而且快捷。
南華已經(jīng)把野生菌的好戲做大做強。在另一個去處野生菌博覽園,所有的建筑都造成野生菌模樣,里面有民族服飾、民族編織、民族小吃,而且每一樣都少不了野生菌符號,甚至還有野生菌“中毒體驗”,年輕人排著長隊,要對特別的菌種有一個深刻認(rèn)識。
人們也把野生菌做成各種產(chǎn)品,包括鮮食、速凍、干片、鹽漬、油煎、泡酒及菌醬等。而街頭巷尾的餐廳、飯館、小吃店,無不有其野生菌法寶。廚師做出不同的花樣,單炒的、清燉的、混煮的,讓野生菌的特點充分展示。還有的把菌子洗干凈了,直接切片放盤,就那么生著端上來。夾起兩片放進嘴里,立時感受到山野的清氣。有些帶顏色的菌子有沒有毒呢?據(jù)說,這些菌子營養(yǎng)更豐富。小心吃一口,確實是不一樣的味道。
可別小看這些小精靈的身價,最昂貴的干巴菌、雞樅菌,一公斤要1800元左右。但是,來的人絕對不會吝惜鈔票,大老遠(yuǎn)跑來,怎么都要過一把癮。這幾天,大小車輛擠滿了南華的街道。看那些車牌,有的竟然來自大東北。東北也有蘑菇,但是沒有這邊花樣多,味道也不同。人們不光是品嘗,還要打包帶走,或者發(fā)快遞寄走,快遞小哥忙得不亦樂乎。
到一個叫“雨露”的鄉(xiāng)鎮(zhèn)去,車子順著起起伏伏的山野,拐進一個自然而干凈的小村。那里竟有不少來度假的游客,一個個小棚子里,聚集著一家家人。他們?yōu)槭裁匆獊磉@里?原來,不遠(yuǎn)的山上,生長著不少野生菌。
人們手拿小鏟子,提著小籃子,興致勃勃地走上山,這里找,那里看,不時響起發(fā)現(xiàn)奇珍的驚叫。野生菌有的聚集在樹根處,有的生長在草叢間,有的藏在石頭下,如不留心,還真的不好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了,順著一個方向找去,也許能找出一片。漫山遍野的人,有的收獲滿滿,有的卻是一個都沒有找見,這要看你的運氣。最后,人們把收獲帶回來,清洗干凈,圍坐在一起燒烤。吃著自己親手采的野生菌,感覺更是不同。
在哀牢山區(qū),這樣的村落有的是。村村寨寨都在發(fā)展旅游,辦民宿,搞銷售,種植花草,修整道路,吸引眾多外來人。拉動地方經(jīng)濟,野生菌,還真幫了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