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人因疾病或手術需要留置導尿管時,很多家屬往往感到不知所措。數(shù)據(jù)顯示,約25%的居家留置尿管患者會發(fā)生尿路感染,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日常護理不當所引起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科學、規(guī)范地護理留置尿管,幫助老人遠離感染與不適。
01
科學清潔
預防感染的第一道防線
常見誤區(qū):
“我每天都用肥皂清洗,應該很干凈了?!?/p>
事實上,普通肥皂的堿性成分可能破壞尿道口周圍皮膚的天然屏障,反而增加感染風險。
正確清潔方法:
頻率:每日至少2次(早晚各一),排便后需加洗一次
工具:使用一次性棉球或無菌紗布
溶液:溫開水或生理鹽水為宜
手法:由尿道口向外環(huán)形擦拭,切忌來回反復
特別注意:操作前務必洗手,并剪短指甲,防止劃傷和污染
02
保持通暢
避免返流與堵塞
尿流不暢是導致尿液返流和繼發(fā)感染的重要原因。
保持通暢要點:
飲水量:每日1500–2000ml(除非醫(yī)囑限制)
尿袋位置:
始終低于膀胱水平
站立時固定于膝蓋下方
臥床時固定于床沿下
防折疊技巧:
避免尿管大幅彎折
翻身前先調整管路位置
夜間可用軟布墊托,減輕壓迫
實用建議:在床邊安裝掛鉤,便于調節(jié)尿袋高度。
03
妥善固定
防止意外脫出保持通暢
約5%–10%的患者會發(fā)生尿管意外脫出,其中80%其實可以預防。
專業(yè)固定方法:
材料:醫(yī)用抗過敏膠布或專用固定貼
位置:
男性:大腿內側
女性:大腿上1/3處
更換頻率:每2–3天或膠布不粘時及時更換
活動提醒:
起床時先坐穩(wěn)再緩慢站立
翻身時用手輕扶導管
穿著寬松衣物,避免牽拉
禁止行為:切勿使用別針類物品固定,以防刺破導管。
04
識別異常
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
依據(jù)《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療指南》,以下為感染常見信號:
?? 警惕這些表現(xiàn):
尿液變渾、帶血或呈深黃色
散發(fā)刺鼻氨味或腐臭味
體溫>37.5℃,或伴有下腹/腰背疼痛
尿量驟減甚至無尿
出現(xiàn)寒戰(zhàn)、食欲差、精神萎靡等全身癥狀
應對建議:出現(xiàn)任一癥狀,請立即就醫(yī),最好攜帶24小時內尿液樣本。
05
進階護理
提升生活質量
尿袋更換:
普通尿袋:每周2次
防返流尿袋:每周1次
更換時關閉出口閥,防止污染
洗澡安排:
使用防水敷貼保護接口處
盡量選擇淋浴,避免盆浴
洗后立即擦干導管及周圍皮膚
飲食調理:
推薦藍莓、蔓越莓(防感染)
限制咖啡、酒精(減少刺激)
補充維生素C(助酸化尿液)
06
心理關懷
同樣重要
留置尿管易導致老人自卑和焦慮,家屬宜采取下列措施:
選用隱蔽型尿袋,搭配專用收納包
鼓勵老人參與適度的社交活動
定期檢查皮膚,預防壓瘡
耐心傾聽他們的憂慮與不適
護理口訣一覽:
“一清二通三固定,四察五護心安寧”
清:科學清潔
通:保持通暢
定:妥善固定
察:觀察異常
護:全面護理
心:心理支持
重要提醒
尿管需定期由醫(yī)護人員更換(具體間隔請遵醫(yī)囑),切勿自行拔管或更換!
通過科學的護理,留置尿管的老年人同樣可以享有舒適、有質量的生活。如有任何疑問,請及時咨詢醫(yī)療專業(yè)人員。細心關愛,從科學護理做起。
供稿:泌尿外科 李夢雅
編輯:陳 ? 鵬
審核:張 ? 婧 ?王 ?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