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天朗氣清。9月7日,我與家人驅車前往新疆天山百里丹霞旅游區(qū),開啟了一場愜意的短途旅行。
我們從瑪納斯出發(fā),向南沿河谷東岸的村莊硬化路深入。沿途林木繁茂,宛如在森林中穿行,百年老榆樹隨處可見,粗壯的樹干撐起碩大的樹冠,盡顯歲月滄桑。隨后車輛跨過河道至西岸,行駛在迂回的盤山路上時,對岸山坡上一尊形似偉人山赫然映入眼簾,恰似北京紀念堂中的偉人仰臥在那里,讓人油然而生敬仰之情,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駛過一段多彎道的下坡路,我們便沿著東起烏魯木齊、西至獨山子的101國道,蜿蜒曲折前行片刻,便到了景區(qū)。一路上,牛群、羊群時常橫穿公路或在路上漫步,我們只得停車等候,看著它們在路上慢悠悠地先行通過,搭配著周圍樹木郁蔥,此地別有一番草原風情。
往百里丹霞旅游區(qū)行進的途中,我們順著瑪納斯河蜿蜒西行。峽谷兩側的山體雖無森林覆蓋,僅長著少許低矮植被,卻散發(fā)出一陣陣焦草味。但谷底卻生機盎然、樹木蔥郁——這得益于局部小氣候帶來的濕潤水氣,還有小溪的持續(xù)澆灌。樹林間散落著村舍,裊裊炊煙升起,雞鳴鴨叫此起彼伏,勾勒出一幅寧靜的田園畫卷。
瑪納斯河宛如一條“變色龍”:上游河水呈灰色,順著山體流至中段,漸漸變?yōu)槲⑺{色,即便注入水庫,這抹微藍也未曾褪去。
景區(qū)內(nèi)的游樂場充滿樂趣。高高的秋千設備格外吸睛,不過規(guī)定僅允許40歲以下人群體驗。坐上去的人被機械拉高后瞬間松脫,如脫韁野馬般被拋出,在空中劃出一道低弧。蕩起時,人們往往臉色驟變,忍不住驚聲呼喊,刺激又過癮。
想要前往玻璃棧道,需乘坐攬索。這條棧道橫跨谷底,距水面120多米。行走其上,多數(shù)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邁著碎步緩慢挪動,緊緊拽著身邊人,不敢低頭往下看;膽大者卻步履從容,不僅大步流星,還會拍打著玻璃向下張望,尋找野鴿覓食的蹤跡。
走過玻璃棧道,接著踏上木棧道。沿著多個“Z”字形路線攀登山峰頂端后,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一座座山峰險峻銳利,丹霞地貌層層疊疊,色彩各異,有土黃、赤橙、灰青藍,奇特又壯觀,仿佛給微藍色的河水劃定了清晰的“吃水線”。一峰隔湖而立,湖水向遠方延伸,看不到盡頭。
九月的秋風輕拂,捎帶著曠野的灌木氣息,吹動人們的發(fā)際與衣襟,也將平靜的湖面吹起粼粼波瀾。陽光灑在波紋之上,銀光閃爍,格外耀眼。丹霞山體與微藍色湖面相映成趣,愈發(fā)奪目壯觀,這片歷經(jīng)千百年形成的地貌,宛如仙境般迷人。
我們在路邊的休息區(qū)停下,支起電磁爐,將帶來的各類食材放入火鍋中,熱熱鬧鬧地涮起了午餐。飯后收拾好行李,繼續(xù)向西前往石河子。令人驚喜的是,水庫下游峽谷中的河水,又變成了清澈見底的湛藍色——瑪納斯河這條“變色龍”,不知在源頭還藏著多少種色彩秘密。
盡管只是在山間河谷游覽了大半天,我的目光卻始終在四處探尋,也收獲了不少驚喜。在游樂區(qū)登高遠眺時,丹霞的奇特與湖水的微藍,仍讓我心潮澎湃。這次旅行不虛此行,滿載而歸。
作者簡介:徐興國,中共黨員,事業(yè)單位退休職工,愛好文學。半朵中文網(wǎng)高級專欄作家。詩詞短文作品發(fā)表在多個平臺。
編輯:錦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