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嘮叨
從我記事的時候起,就覺得母親是一個愛嘮叨的人。
可能是我自小就體弱多病,又是老生兒的緣故吧,在我們姊妹五人中,母親對我一直都是倍加呵護,當然也是聽她嘮叨最多的一個。
母親和她們那個年代的大多數(shù)母親一樣,吃苦耐勞,純厚樸實,心靈手巧。她每天不但要去參加生產(chǎn)隊的勞動生產(chǎn),還要操持一家人的一日三餐,淘涮漿洗;到了晚上,不是縫縫補補,就是做鞋紡棉,好像是永遠也不知道啥是勞累和疲倦。
母親常常為她的不識字感到遺憾,所以,對我們的學習非常上心,往往是天剛泛明,母親就挨個叫一遍,隨后便在灶臺前邊生火做飯邊開始了那帶著煙火氣的嘮叨:“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光撅著屁股睡懶覺,咋能學到大學問?”
看到我們磨磨蹭蹭,悒悒怔怔的時侯,母親總愛嘮叨的是:“早了三光,晚了三慌,不緊不慢騷得慌?!庇袝r我們稍一貪玩,母親便又嘮叨上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長立志?!碑斘覀冋l有厭學情緒時,母親嘮叨得更有意思:“求學問最忌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常言說若有志不用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某過于一日曝十日寒。”末了,還不忘補上一句:“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白饃肉肉都在書本里哩,不好好讀書,到時候只能啃黑饃?!?/p>
在那物質(zhì)相對匱乏的年月,對于習慣了精打細算的母親來說,白面饃饃和豬肉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幾頓,平時里想都不敢想,特別是到了青黃不接的時節(jié),母親有時一天只安排兩頓飯,晚上就只用鹽水炒些黃豆,渴了,燒一鍋開水喝一通用來飽腹。面對我們的嘟囔和不滿,母親便會克制著聲音嘮叨道:“吃不窮,穿不窮,打算不到要受窮?!庇行r候還會說什么:“稀飯省,餅子費,吃了鍋盔去當?shù)亍!薄捌綍r省一口,缺時能當一斗?!钡牵赣H對我卻又很慷慨,時不時的會敲開一個鮮亮的生雞蛋,悄悄的讓我吞下去。那可是全家最金貴的東西呀,母親每看著我心滿意足的樣子,她比我拿回獎狀的時刻還高興。
最值得令人稱頌的是我們無論誰犯了錯,母親從來不會大聲斥責,更不會動手打罵,只會一連串地嘮叨個不停,有很多的話根本聞所未聞,都是些教育我們?nèi)绾巫鋈颂幨碌木倬渥?,印象最深,聽得最多的一些話語就是:“濕了毛尾(yi),小了蟲影兒。”“沾光沾光,越沾越光?!薄俺匀思业淖於?,拿人家的手短。”“人混臉,樹混皮,屎殼郎混的一頭泥。”“有多深的水,養(yǎng)多大的魚?!薄安恍星屣L,難得細雨?!薄坝欣碜弑樘煜?,無理寸步難行?!薄霸诩也淮蛉耍鐾馊瞬淮??!薄蹦芸促\挨打,別看賊吃飯?!薄叭俗屇阋淮纾阕屓艘怀??!闭沁@些看似輕描淡寫的嘮叨,在我們姊妹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護佑著我們平安、健康、積極上進的成長著,并一致受到了鄉(xiāng)鄰和親友們的贊許。
那時,我們村里有一個二流子,膀大腰圓的,就是不愛參加生產(chǎn)隊的生產(chǎn)勞動,常常以各種借口去串親戚混吃混喝,我們?nèi)宄鲞^門的老少姑娘包括各家的姑表老親,他幾乎都串了幾遍,惹得全村人嗔笑怒罵。母親每見到他,同樣會嘮叨一通:“走親戚,串知己,不如在家立志氣,吃人家一頓飽,管不了下頓饑?!边€說什么:“白吃人家一口,到時還人家一斗。”有時父親怕二流子惱恨,總會打擺母親,母親則是天不怕地不怕理直氣壯的頂一句:“我這是讓咱自個兒的孩子們聽的,你們可都要長點記性。”
日子在斗轉(zhuǎn)星移間度過,我也在母親的嘮嘮叨叨中長大,隨著姐姐們一個個出嫁,哥嫂們也一個個分家另居,母親有一段時間很不適應,一有個空閑就會嘮叨:“羊不奶(又名地稍瓜,可以生吃,可以入藥),兩頭尖,生兒育女有萬千,待到長大隨風走,剩下老婆兒一佝攣?!钡谝淮温犇赣H這樣嘮叨,覺得很有意思,可聽過幾次后,再通過觀察母親的表情,突然覺得變了味,竟然有點為母親心酸起來。
隨著改革開放大潮的涌起,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的我,農(nóng)閑時節(jié)也加入了出外打工的行列。第一次外出,母親很是放心不下,當我在收拾行李時,母親圍在我的身邊又開始了嘮叨:在家千日好,出外處處難?!?/p>
“近拿衣裳,遠拿干糧?!?/p>
“近怕鬼,遠怕水。”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p>
“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堵墻?!迸R出家門,母親又來一句:“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啊!”看著母親那依依不舍,落落寡歡的表情,心里突然有一種回身去擁抱一下我母親的沖動,但卻因心中的羞澀和性格的靦腆而沒有付之行動,現(xiàn)在想起來,心中仍涌動著深深的懊悔和遺憾,淚水也會不爭氣的溢出眼角。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都會慢慢變得麻木和慵懶,對于母親的嘮叨我也早已習以為常,所以,很多時候都是似聽非聽,有時也只是唯唯諾諾敷衍她,有一次哭笑不得地問母親:“媽,我都多大了,您還把我當小孩子看?”母親接著會說:“傻孩子呀,你活到一百,在娘眼里還是個孩子啊。”我還能再說什么呢!我只能用沉默、感恩和深思去壓制心中洶涌的情感,真摯的感恩著這種母性的慈愛。
正是這份沉淀在心底的情感,培植著我人性的警醒,正是這份沉淀在心中的情感,讓我更加的熱愛生活,更加的眷戀生我養(yǎng)我的故鄉(xiāng),更加的執(zhí)著自己的追求,更加的珍惜身邊的那些真誠的笑容和善意的批評,特別是那些無私的幫助和默默地支持。
父親去逝后,母親變得更愛嘮叨了。由于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我在家陪伴母親的時間越來越少,對于母親心理和外在的一些變化,一直都沒有去用心發(fā)現(xiàn),直到有一次我急著出外辦事,剛出村自行車便漏氣癟了下來,于是又急慌忙返回,找出氣筒,剛開始打氣,母親就開始嘮叨起來:“冒冒失失易出錯,小心謹慎自安然。”我抬頭看了母親一眼,一聲沒吭又低頭打起氣來,反正都是些老生常談,不用想就知道她下面又該嘮叨些啥了。
母親看到我一副心急火燎而又對她的話心不在焉的樣子,又走近一步扶上自行車把,把聲音又提高了幾分繼續(xù)嘮叨:“心平氣和出門去,小心駛得萬年船?!蔽耶敃r也不知道哪里來的脾氣,不加思考的大聲頂撞道:“別叨叨了,別叨叨了,哪回出門都絮不到頭,我啥不知道?。俊?/p>
母親當時一楞,估計是沒想到我會頂撞她,用一種我從來沒有見到又難以形容的目光怔怔地盯著我,再沒有了下文,稍后,便悠悠地轉(zhuǎn)過身去,長長地嘆息一聲:“唉……你這孩兒呀,真是不知個好歹,你真是長大了,中用了,中啊,以后再也不叨叨你了。
當時,話一出口我就后悔的要死,頭“嗡”地一聲,像是被什么重擊了一下,立馬懵了。本來想給母親解釋一下并安慰安慰她,可又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嘴就一直張在了那里,特別是在看到母親轉(zhuǎn)身離開時,她的那副令我終生難忘的表情,胸口一下子憋悶得喘不過氣來。和母親一直在一起生活了這么些年,還是第一次看到她表現(xiàn)出來這種難以用文字描述的表情,也是第一次察覺到自父親去逝后母親內(nèi)心的那種孤獨、落寞、低落、焦慮和傷懷。那一刻,我深深的自責和痛恨自己的沖動和粗心,特別是母親用她那被歲月浸蝕得粗糙繭裂的手掌去擦拭眼角的時候,我隱約感到了母親眼窩里正流出傷心的淚水,仿如鞭子一樣抽打在我的心上,我顫顫地喊了一聲:“媽!”悔恨的淚水便伴隨著一陣絞心的疼痛,滲入到五臟六腑,并一下子觸動了全身的每一根神經(jīng)。
事后回想,這應該是我一生犯下的最大的錯誤。我知道,過后母親一定會原諒我,但是,我卻永遠也無法原諒自己。
也就是從那一次起,我深切地感悟到年邁的母親,以及天下所有的父母晚年最需要的是什么。很多時候,自認為對父母不嫌棄,常問暖,多陪伴就算是盡了孝道,其實,當下的老人家們需要的并不是吃的好穿的好,他(她)們更需要的是兒女的平安和笑臉,需要的是無微不至的關(guān)心和體貼,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孝,更需要的是一個順。
從那以后,母親的嘮叨依舊,因為她心里始終有一顆為兒女們擔憂的心。而我的性情也有了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改變。
母親用她那飽受封建摧殘的小腳和對人生清醒獨到的理解,走過了八十五個風雨歲月;如今,我再也聽不到她那充滿了關(guān)切和大智大愛的嘮叨聲,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每想起母親,總會在不知不覺間被淚水模糊住雙眼。
常言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多年以來,我也做過無數(shù)的夢,夢境里只有母親的聲音和身影讓我動容。幾天前的晚上,我又夢見了母親,她躺在病床上,見到我走近,用胳膊肘支撐起虛弱的身體,半躺半坐著注視著我,夢里只看到她的嘴一張一合,卻沒有發(fā)出一絲的聲音。我在啜泣中醒來,腦海里一直映現(xiàn)著剛才夢里的情景,我知道,母親還有很多的話想對我說。其實,我也有很多的心里話需要向母親傾訴,向母親懺悔。
可是,此時此刻,天人永隔,那些心里話只能成為我一生的警示。也許,此時無聲勝有聲,但是,我是多么想再聽一聽母親的嘮叨聲??!
202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