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9月18日,當防空警報在全國多地準時響起,城市的喧囂短暫停歇,行人駐足、車輛停駐。
這3分鐘的肅穆,不僅是對94年前那段苦難歷史的追思,更是一個民族對自身命運的深刻警醒。
1931年9月18日夜,日軍蓄意制造事端,炮轟北大營,拉開了侵華戰(zhàn)爭的序幕。
短短數(shù)月,東北全境淪陷,3000多萬同胞陷入水深火熱。
從楊靖宇胃中僅存的樹皮草根,到趙一曼遺書里的家國大義,再到無數(shù)無名戰(zhàn)士的前赴后繼,14年浴血抗爭中,中華民族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不屈的長城,3500多萬同胞的傷亡,銘刻下一個民族最深的傷痛。
如今,硝煙早已散盡,中國已不再是那個任人欺凌的弱國。
我們擁有了強大的國防力量,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成就舉世矚目,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淡化歷史記憶。
銘記"九一八",從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要時刻警惕歷史悲劇重演,牢牢守住前輩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唯有正視歷史,才能看清前路。
今天的我們,既要以史為鑒,珍惜當下的和平發(fā)展機遇,更要將歷史的痛感轉(zhuǎn)化為奮進的動力,在各自崗位上拼搏實干,讓國家更加強大,讓民族更有尊嚴。
警報聲息,城市重歸繁忙,但"九一八"的警鐘,永遠在每個中國人心中長鳴。
銘記歷史,不是沉溺過去,而是為了更堅定地走向未來。
9.18!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創(chuàng)作挑戰(zhàn)賽十期# #頂端作家造星計劃# #2025新星計劃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