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校注》
盛大林 撰
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
中華文化燦爛星河中,唐詩是最耀眼的星系之一。從孩童吟誦“床前明月光”,到老人感慨“夕陽無限好”,唐詩以其獨特的魅力,深深烙印在國人心中。
作為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唐詩選本,《唐詩三百首》如橋梁般連接著古代詩人與今之讀者,讓唐詩之美跨越時空。如今,盛大林先生精心撰寫的《<唐詩三百首>校注》問世,為我們開啟了探尋唐詩原本面貌的新大門。
l 經(jīng)典選本,流傳盛景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春,蘅塘退士編成《唐詩三百首》作“家塾課本”,此后迅速引發(fā)關注。當年,瀘州宏道堂、京都文成堂等知名書鋪就都紛紛重鐫,光緒年間更是“家置一編”。再到如今,各種版本層出不窮,其影響力可謂深遠而持久。然而,廣泛傳播過程中出現(xiàn)了很多訛誤,有些是原編的疏漏,有些是后人的臆改,不僅文本有差異,甚至篇目都不同,這讓眾多唐詩愛好者困惑不已。
l 追根溯源,正本清源
面對版本與訛誤問題,盛大林先生以嚴謹?shù)膽B(tài)度和深厚的功底,肩負起追根溯源、正本清源的使命。他深知,要還原《唐詩三百首》的真實面貌,必須從眾多的古籍版本中尋找線索。蘅塘退士原編雖不存,但大量的古籍版本為考證提供了資料。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宏道堂重鐫的李盤根注本(宏本)和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金陵四教堂刻本(金本)較早,代表“原生態(tài)”;清道光十四年(1834)立言堂刊行的章燮注疏本(章本)和清光緒十一年(1885)四藤吟社刊行的陳伯英補注本(陳本)最流行,可視為“流行態(tài)”。
通過比對,盛大林先生發(fā)現(xiàn)諸多差異。如王之渙《出塞》,宏本、金本首尾句為“黃沙直上白云間”“春光不度玉門關”,章本、陳本為“黃河遠上白云間”“春風不度玉門關”。經(jīng)考證,現(xiàn)存最古的宋本《樂府詩集》《文苑英華》支持宏本、金本。類似情況還有詩人名字訛誤,“韓翃”“韓翊”“韓詡”誰正確,通過查閱最早收錄韓詩的詩集《才調(diào)集》和最早記載韓氏事跡的《柳氏傳》等唐代文獻的早期版本后,確定“韓翊”應為正確。還有《登鸛鵲樓》的作者、《靜夜思》中“明月”等訛誤,書中都有詳細考證。
l 數(shù)字助力,精準???/strong>
近年來古籍文獻數(shù)字化工作的快速推進,為唐詩考證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盛大林先生充分利用中國國家數(shù)字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數(shù)據(jù)庫、日本靜嘉堂文庫、美國哈佛燕京中文特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古籍善本數(shù)據(jù)庫等國內(nèi)外古籍文獻資源,對每一首詩進行反復比對和深入分析?;谶@些大量的數(shù)據(jù)支持,對《唐詩三百首》進行了許多大膽而有理有據(jù)的修正。例如張繼的七絕《夜宿松江》(即今人熟知的《楓橋夜泊》),從詩題到詩文都與其他版本有所不同,但這些改動并非隨意為之,而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和充分論證的。
l 意義深遠,值得品讀
《唐詩三百首》是語文教科書外最具傳播力的唐詩載體。為維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正確性,對其校勘比對十分必要。這本《<唐詩三百首>校注》的出版意義重大,它是一本“數(shù)字考?!鼻摇昂懿灰粯印钡摹短圃娙偈住贰?/p>
若你熱愛唐詩,追求原汁原味,《<唐詩三百首>校注》不容錯過。讓我們翻開此書,走進唐詩的世界,感受千年詩韻的獨特魅力。
作者簡介

盛大林,1968年生于河南省商城縣,1991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中華書局(澳門)有限公司總編輯。曾任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研究員 ,澳門《濠江日報》副總編輯,著有《盛氏微言》《唐詩正本——大數(shù)據(jù)視域下的唐詩新考》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