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8日
《人民日報》要聞版頭條刊發(fā)
《共擔媒體責任 推動文明互鑒——
2025“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側記(上)》

9月16日至17日,由人民日報社、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5“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在云南省昆明市舉行。來自87個國家以及國際和地區(qū)組織、165家媒體和機構的200余位外方代表與會。
共建“一帶一路”,媒體合作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習近平主席強調,“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為各國媒體對話交流、務實合作提供了一個平臺。希望各國媒體用好這個平臺,為推動國家關系發(fā)展、溝通民心民意、深化理解互信方面積極有為,為“一帶一路”建設發(fā)揮積極作用。
“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自2014年創(chuàng)辦以來已成功舉辦9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000余位外國媒體及國際和地區(qū)組織代表應邀參會,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fā)展凝心聚力。
本屆論壇,與會嘉賓圍繞“共擔媒體責任 推動文明互鑒”主題,共商深化交流合作的絲路舉措,共議推動文明互鑒的媒體作用,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9月16日,2025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主論壇在昆明舉行 顧彬 胡妤雅 攝
絲路跨山海,媒體連心聲。近年來,由人民日報社發(fā)起的“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lián)盟積極發(fā)揮作用,推動形成廣泛覆蓋、協(xié)調聯(lián)動的媒體合作格局。
新形勢下,各國媒體如何團結協(xié)作、共同發(fā)聲,更好弘揚絲路精神,傳播絲路故事,這是與會嘉賓共同的關注。
開幕式上,云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寧圍繞合作共贏、惠民利民、相知相親、守望相助,展示了4組來自媒體的照片,有今年7月中老鐵路首發(fā)的“鄭和號”班列,也有云南與印度尼西亞巴厘省合作的有機水稻種植項目……“云南開放之路越走越寬,最重要的支撐、最強勁的引擎就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實踐成果?!蓖鯇幗榻B,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2年以來,順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近年來,云南主動服務和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建設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已成為中國向南開放的重要前沿。中老鐵路開通4年來,貨運已覆蓋19個國家,運輸的商品超過了3300種。希望媒體用鏡頭和筆觸記錄更多感人瞬間,講好更多絲路故事。
“當今世界,開放合作是歷史大勢,互利共贏是人心所向,全球南方國家群體性崛起,共建‘一帶一路’擁有廣闊的空間和強勁的動力?!敝泄仓醒胄麄鞑扛辈块L王綱在致辭中說,“一帶一路”給世界貢獻的確定性尤為重要,塑造的凝聚力更加關鍵,帶來的正能量彌足珍貴。希望各國媒體深入報道共建“一帶一路”的最新進展和生動實踐,講述各國人民相知相親的故事,闡述“一帶一路”為全球發(fā)展和治理作出的制度性貢獻,客觀真實地呈現(xiàn)和傳播共建“一帶一路”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放大正面聲音,增進凝聚共識、增強信心力量,助力各方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征程中始終攜手同心、行穩(wěn)致遠。
“人民日報社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媒體一道,積極探索建立寬領域、多形式、常態(tài)化的媒體合作機制,深入開展聯(lián)合采訪、共抓共管、網頁互聯(lián)等合作傳播項目,推出一大批優(yōu)質新聞作品。經過大家共同努力,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媒體合作機制不斷健全、合作內容日益豐富、合作平臺持續(xù)拓展?!比嗣袢請笊缟玳L于紹良在開幕式上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于中國,機會和成果屬于世界。媒體要主動擔負起信息傳播、增進互信、凝聚共識的重要責任,廣泛宣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理念、豐富內涵和實踐成果,深入闡明“一帶一路”合作順應時代大勢和歷史潮流,符合世界各國普遍期盼和共同利益,持續(xù)增進國際社會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價值認同、理念認同、情感認同,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匯聚更多智慧與力量。
與會嘉賓表示,12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在互利互惠中形成了共同發(fā)展的大合唱。一個個連心橋、繁榮崗、幸福路鋪展開來,一大批“小而美”的民生項目落地生根。
“云南自古就是中國從陸上通往南亞、東南亞的門戶,600多年前,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寫下了古代中國與世界各國交往的不朽華章?!痹颇鲜∥睍?、省長王予波表示,共建“一帶一路”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發(fā)展階段、不同文明,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產品。無論是中老鐵路的建設運營還是日益密切的貿易合作,抑或是深入人心的小而美項目,開創(chuàng)了區(qū)域合作的新模式,打造了互利共贏的新樣板。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媒體是記錄者、參與者、推動者,期待中外媒體用鏡頭和筆觸發(fā)現(xiàn)、記錄、傳播更多的中國故事、云南故事,廣泛凝聚開辟“一帶一路”廣闊前景的磅礴力量。
“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立足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與發(fā)展的共同追求,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為全球發(fā)展勾勒新愿景、激發(fā)新動能、拓展新空間?!比嗣袢請笊缈偩庉嬯惤ㄎ谋硎荆步ā耙粠б宦贰弊⒅氐氖潜娙耸安窕鹧娓?、互幫互助走得遠,崇尚的是自己過得好、也讓別人過得好,踐行的是互聯(lián)互通、互利互惠,謀求的是共同發(fā)展、合作共贏。媒體要從古絲綢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提升傳播效果,大力弘揚絲路精神,持續(xù)營造有利于合作共贏的輿論環(huán)境,不斷推動更高水平、更具韌性、更可持續(xù)的共贏發(fā)展,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媒體力量。
“共建‘一帶一路’,關鍵是互聯(lián)互通?!苯煌ㄟ\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揚表示,基礎設施“硬聯(lián)通”、標準規(guī)則“軟聯(lián)通”、人文交流“心聯(lián)通”都取得巨大進展,“人享其行,物暢其流”這一共同愿景,正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加快實現(xiàn)。感謝國內外媒體用鏡頭感知、記錄互聯(lián)互通成就。共建“一帶一路”邁向了下一個金色十年,只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道路會越走越寬廣。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倪真介紹,中國能建堅持項目帶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向實發(fā)展。目前,已在全球設立6大區(qū)域總部,業(yè)務范圍覆蓋147個國家和地區(qū),設計投資建設了一批高標準、可持續(xù)、惠民生的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項目。
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發(fā)展,崇尚的是共贏,傳遞的是希望。站在共建“一帶一路”的新階段新起點,與會嘉賓表示,要共同傳承和發(fā)揚絲路精神、厚植絲路情誼,為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個開放包容、互聯(lián)互通、共同發(fā)展的世界,展現(xiàn)媒體擔當、貢獻媒體力量。
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華濤表示,12年來,“一帶一路”聯(lián)通東西、跨越古今,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最大規(guī)模的國際合作平臺,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
“當今世界,合作,而非對抗,才是主基調。我們不應吝嗇贊美那些將多邊主義作為發(fā)展核心的國家,我們迫切需要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領導者。讓我們搭建理解之橋,彌合威脅文明延續(xù)的裂痕?!蹦戏恰堕_普時報》總編輯西亞武亞·姆贊齊說。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報》總編輯哈尼·瓦法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各國開辟了廣闊發(fā)展前景,并在共同發(fā)展與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重塑國際伙伴關系概念。當前,全球面臨經濟變革、氣候變化、能源及糧食安全等嚴峻挑戰(zhàn),亟須國際社會加強合作融合,共同尋求解決方案。共建“一帶一路”作為重要合作平臺,為促進共建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了有效路徑。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劉翔介紹,中交集團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與158個國家和地區(qū)開展合作。參建的中巴經濟走廊等18個項目鐫刻于駐在國的錢幣上,成為跨越文化、見證友誼的“永恒名片”。
俄羅斯《俄羅斯報》社長帕維爾·涅戈伊察表示,全球互聯(lián)網治理體系應向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邁進,更均衡地體現(xiàn)大多數國家的意見和利益。
巴林《海灣消息報》總經理阿卜杜勒馬吉德·哈吉認為,文明之所以繁榮,在于搭建橋梁而非筑起高墻。巴林和中國有非常深厚的交往歷史,巴中兩國致力于在世界范圍內團結一致,共同發(fā)揮兩國傳播和平的使者作用。
巴西247媒體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萊昂納多·阿圖奇表示,全球南方必須加強媒體合作,不僅是內容交流,還有在社交媒體、人工智能等領域分享經驗、深化合作。唯有如此才能共同塑造更加公正的敘事,建設一個更加和平的世界。
馬來西亞馬六甲鄭和文化博物館帶來鄭和布袋戲偶,中越音樂家用越南器樂演繹中國四大名著音樂,可以在衛(wèi)星圖上看見的中東最大單體光伏電站項目,俄羅斯游客過了第一個“非遺”春節(jié)……論壇期間,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各行各業(yè)的人們,分享著親身經歷的絲路故事,匯聚成“大道同行 和合共生”絲路故事匯。
無數人文交流、互學互鑒的鮮活故事印證,“一帶一路”這條合作共贏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
撰文:羅珊珊 葉傳增 張艷秋
